齐鲁晚报小记者走进威海百年老字号打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陈乃彰

近日,本报30多名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威海百年老字号“打铁豆腐坊”,观看了打铁豆腐制作的全过程,并亲自动手磨豆浆,体验劳动的快乐。

当日一早,小记者们乘车来到了“打铁豆腐”工坊。“打铁豆腐”成名于打铁村,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有刘姓的人家搬到这里,给村子起名叫刘家庵,村民都以做豆腐为生。清代中期,因为庞、殷、孟三姓在村中建炉打铁,就改名打铁村。

“原来豆腐加工还这么有历史啊!”一位小记者兴奋说。

在威海打铁豆腐工坊有限公司,小记者们率先就了解到了公司的布局和管理流程以及中国豆腐村的历史渊源。“由于自然环境好,打铁村的大豆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以本地大豆和地下泉水为原料加工的卤水豆腐,口感好、营养丰富。”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很多小记者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到厂区进行参观了。

在仓库内,一袋袋原料码放整齐,所有入驻业户要统一进行原料采购,统一供水,统一进行污水处理和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出厂。了解到这些后,大家才真正明白了豆腐工厂“品放心食品”的真正含义。

在生产车间内,豆腐的各式制作流程让学生们如饥似渴,大家不仅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流程,同时也是惊叹手艺人的灵巧双手。原来令人回味无穷的豆腐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最后,小记者们还亲手体验了做豆腐的环节,看着自己制作的豆浆汩汩流出,闻着老豆腐的香气扑鼻,小记者们感到收获颇丰。“今天,我们看到了一粒黄豆变成豆腐的神奇旅行,看起来小小的一块豆腐做工却那么复杂。”一名小记者说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bbfz/2207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