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作者:张鹏
年秋至年夏,傅抱石在日本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求学生活。但他对个人艺术创作如何受日本美术影响这一话题几未发表过正面陈述。直至年傅抱石到北京开会期间接受中央美院瑞典留学生雷龙的访问时才讲道:“日本画对我也有影响。一是光线;二是颜色上大胆些了。现在看来,第一点比较显著,在创作上注意了光线对比等等。”这段话主要还是从中国画技法革新角度谈的,所说的在光线、颜色等方面对日本画的借鉴,在其入蜀后诸多自成面貌的山水画作品中可被察知。
日本留学时期的傅抱石
郎绍君先生《论现代中国美术》一书中论及徐悲鸿的古代题材人物画时谈道:
借古典故事、英雄人物以表达某种理想或见解,又出自哪里呢?传统绘画虽也有这种先例,但毕竟不太多。旅居美国的谢里法认为,徐悲鸿的这种古典理想倾向是受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日本美术的启示。自明治以后,日本美术接受西方绘画潮流的影响,出现了以横山大观、下村观山、菱田春草、藤岛武二、中村不折、青木繁等为代表的“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历史画”。
文中述及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画坛的“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历史画”,其历史背景是明治后期以冈仓天心为精神领袖,以文中所举诸家为代表画家的“新日本画运动”的兴起。
同时期历史文化语境下,新日本画运动中盛行历史题材潮流的影响是否波及留日期间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创作?如肯定这一影响,那么具体在哪些方面影响?影响得深与浅、多与少?等等这些问题,学界持见不一。持彻底肯定态度的,以张国英和林木为代表。张著《傅抱石研究》中“傅抱石与日本画风”一章将日本画家的历史画与傅氏历史题材人物画细致比较,可视为目前对此问题最为深入的研究。
林著《傅抱石评传》中全面引用了张国英的观点,并进一步确认了日本历史画风对傅氏人物画的直接影响。大致是通过比较相同(或相类)的画名或画题来近乎决断地指出当时日本画家的历史画对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的直接启发和深度影响。张、林二著中这种对应比较的阐述及其得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艺术史规律的,具备一定的说服力,但细究则发现,径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在画题上即是对日本历史画的完全吸纳或直接相继,甚至说“傅抱石人物画受日本画家的影响是非常具体而实在的”,尚存片面和牵强之嫌。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传统画题是人皆可见、可晓并可用的公共知识资源,举世共享之,决无国人与日人之别。张、林二著中谈到的日本诸家所作《五柳先生》《归去来图》《兰亭修禊》《竹林七贤》《苏武牧羊》《赤壁舟游》等,在中国古代画学文献中屡见记载,俯仰可得,并有历代若干与这些画题相关的画迹传世。作为赴日留学前就已经撰写出《国画源流述概》和《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美术史著作的傅抱石,对重要的画学文献和作品图像必定较为熟稔,加之他对文史古书和古典文学的积年嗜好,凭借个人读书与学识储备完全可以撷获并钻研这些传统画题。这一修习基础在赴日前就应该具备了。他早年数量极少的、有文字记录的画作中,就有一帧作于年的《醉翁亭记图》,叶宗镐著《傅抱石年谱》称此图为“傅氏第一幅写意山水与工笔人物相结合的作品”。欧阳修这篇名文富含较强的情节性,依托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傅画也显然属于人物故实作品,据此可知,其古典历史题材的人物故实画在赴日前就已经着手创作了。
另外,讨论日本历史画对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的影响,两者主题内容的衡校自然是重要一环,但还应复方倍他米松撒布沈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qxgs.com/bbzz/219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