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全国各地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博物馆、美术馆有了更多的兴趣,看展览也成了一种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的新方式!
在杭城,西湖畔,由韩回之策划,西泠印社美术馆主办的一场名为《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展》已然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陈列量多且质佳,是国内首次对世界范围内古代印章的探索和展示。
就在今年十月,西泠印社“篆物铭形——图形与非汉字系统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韩回之以《世界印章的起源流传与中国古玺》一文获一等奖并正式成为西泠印社社员。
韩回之
他究竟是谁?
他是做什么的?
想必大家有所好奇
▼
▼
韩回之,字无极。生于上海。自幼从其父——中国著名篆刻书画家韩天衡学习书画篆刻。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书法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考古研究生院考古系。现投于著名国画艺术大师陈佩秋门下,学习绘画和书画鉴定。其个人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收藏有中国高古玉器、瓷器、漆器、青铜器、西亚古代印珠、各国冷兵器武备等,对历代的“玩”物都有所涉猎。现任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西泠印社社员,中国艺术院篆刻研究院特约讲师,浙江省青田县石雕技术学校名誉校长。
韩回之的父亲韩天衡先生是一位集篆刻、书法、国画、收藏、教育的艺术大家,作为家长,他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却是与众不同。从来没有给孩子课外请家教补习过课,或是过分看重学习成绩等,与之相反,当回之仍是孩童时便已带上他游走于各个古玩市场。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儿子十多岁后,便鼓励他走上了独立“淘宝”之路。
一九九九年,回之独自远渡重洋,踏上了留学之旅。与众多留学在外的学生党一样,不仅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课后还要打打零工,尽量贴补异国他乡昂贵的生活费用。日子不富裕却是乐在其中。回之在日本留学期间,一有休息日便勤快的往来于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古美术店铺等。细心的他在对当地市场日渐了解后,便向父亲提出,在日本要凭借自己的眼光寻找心仪的中国古董。这也让他的父亲感到很欣慰并给于最大的支持。
回国后的他继续着自己的所学所爱,或许是海内外学习经验的积累使他迅速成长,短短几年便有《文玩赏读》、《砚印赏读》、《珠联璧合之美——中国古代漆器与珐琅器精品选》等著作出版问世。
作为陈佩秋大师的入室弟子经常向老先生请教
早在年,韩天衡家族向国家捐赠件文物和艺术品件,其中包括唐人写经、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吴昌硕等古代名家的书画印以及文房共余件以及自己创作的书、画、印件。同年韩天衡美术馆在上海嘉定正式建成安家。并成立“韩天衡艺术基金会”用于艺术事业的传播奉献。
作为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参与韩天衡美术馆开馆建设。这几年他也一直在为各种展览策划、活动组织奔走。无论是“百乐雅集”同门师兄弟巡回展,还是作为秘书长参与韩天衡老师的“不逾矩不--学艺70年”全国巡展。几乎每一场大型活动展事都少不了他的一份力。回之为人谦卑随和,做事谨慎负责。凡事爱亲力亲为的他始终与大伙并肩奋斗在第一线。
韩回之作为专业的展览策划人先后策划了《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具特展》、《紫电安邦——历代武备文物特展》、《朽兮不朽——三百芙蓉斋文房特展》、《他山之玉——世界域外高古印展》等多样性、专业性的文化展事。并配合展出,设专题性讲座,为广大爱好者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
每一场精彩的展览都有它背后的艰辛。从展事的主题的确定,展品的搜集梳理,再到筹划资金赞助,寻找合适的契机等一系列过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天马行空。付出多半是大于成果的。也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
对于一名真正的职业策展人来说,只有注入满满的心血才能造就别具一格的展览。兴趣热爱是无形的坚定支持者;成就感便是最好的的酬劳!
其实在工作之余回之从未偷闲一日
忙忙碌碌的身影是小编个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了
即便是酷暑也要坚持绘画创作
▼
自我学习永不止步
每次出差,都会随父亲在各博物馆研究古代书画真迹
哪里有特展必定少不了他前去的脚步
▼
专题讲座新闻发布雅集活动
▼
或许是家学渊源注定了底蕴深厚
即便是放荡不羁
也依然漂漂亮亮的做出一番成绩
▼
作为一个既能文也会武的“白相宁”
韩回之早已走出了一条与父亲不同的路子
天衡先生毕生专注于篆刻书法绘画
而回之更像是个大杂家,爱探索空缺的文化领域
▼
爱美玉爱珠饰爱古印爱漆器
文房雅玩西洋珠宝
不是风流物不沾
▼
如此不断边翫边学边研究
想必是当下最好的一种生活状态了
▼
往期精彩好文回顾
点击标题直接可阅读
↓↓↓
大夏黄金
大牌珠宝也爱效仿的古老工艺
神奇动物在哪里—博物馆也爱窝藏的萌兽!!!
标配三部曲之绅士的手杖
本期图文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要转载的其他小编们请先这里交份子钱
恩客们
如果觉得小编可耐
可以无耻的赞赏我
谢谢
↓↓↓↓↓
恩客们我在这里
赞赏
人赞赏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