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理论版,有篇解读习近平文化强国思想的文章,《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
作者沈壮海。
他是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他曾为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过课。
具体说是,年12月30日下午,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解人有两个,其中一人为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
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沈壮海是10个发言人之一。
解读习近平的文化强国思想,他从多个方面论述: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与规律
3,坚持文化内容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并重
4,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沈壮海文化繁荣兴盛是民族繁荣兴盛的鲜明标志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问题,清晰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中华民族是有着高度文化自觉、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独特文化贡献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以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任务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路径选择,有力引领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基于我们党对文化意义的深刻把握。对于文化发展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宽广的视角,将其“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文化的命运总是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化的力量始终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是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历史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前行必须遵循的大逻辑。
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们所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比翼齐飞。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发展繁荣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精神条件和智力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接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站在民族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发展繁荣文化的物质基础与精神资源更加丰厚,同时也面对着人民文化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这无疑对文化发展繁荣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设文化强国是综合国力竞争所凸显的时代课题。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场域。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推出相应战略,从文化中借力、在文化上发力。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虽然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仍未根本改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这里所要求的,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劲提升。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与规律
习近平同志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始终遵循的方向与原则,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中“一与多”“古与今”“中与外”“常与变”“人与文”等基本关系问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明确重申与反复强调,深刻回答了我们所要发展繁荣的文化的根本性质、主体内容,深刻阐明了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贯穿于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各项要求之中,反复出现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论述中。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文化服务人民、文化讴歌人民、文化扎根人民、文化依靠人民。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坚持和强调,深刻回答了我们的文化为谁兴盛、何以兴盛这一根本问题。
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及其现代价值,强调要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对绵延多年的中华文明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思考,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反复强调,再次申明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对待文化领域的古今关系应持的科学方法论。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反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近平同志还反复论及文化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回答时代新课题、回应发展新需求的过程中创新的问题。对创新的高度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qxgs.com/bbzz/220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