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篇,构成元素的解析

你好,我是刘老师

欢迎来到我的课程

《三大构成基础10节课》

第3课

愈原始的存在物其存在度愈高,

因而它可以保持某种相对无条件或少条件的存在势力,

亦即保持某种相对无活力或缺乏机能的静态存在。

《物演通论》

本课前言

上一讲,我们讲了三个概念“感知、系统、抽象”。谈感知:调动自身感知系统,实证实践;谈系统:认识系统对设计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谈抽象:本课重点,我把抽象分了4种类型便于你理解,其中针对抽象的第1种类型,我们布置了作业。这一讲我们学习点线面这一基本元素的形与态。

1

设计的缘起

有两个问题先搞清楚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设计?

他们为什么开始做设计?

探求人类设计“缘起”何时?何因?这对设计师是个比较重要的话题。

距今约三百万年前,人开始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大脑发展、产生语言意识。人类手脑功能的进化,让人类懂得制造武器和劳动工具,而武器和工具的运用又提升了手脑的力量、精确性和灵敏度。

在距今万年至万年间,出现了人属的最早成员—能人,因为最早的工具发现在万前,所以一般认为人类诞生于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照比史前人类的粗放,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表面光滑、易于掌控,这也是人类在使用过程中对工具“愉悦性”的追求。

旧石器时代的切割石器:将石块再打制成石片,用来做切割,而尺寸设计成手掌大小,这样工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具有“易用性”。

新石器时代的石矛与石箭: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质矛头与箭头,根据猎物的不同种类而设计不同的尺寸系列。

滑动解锁隐藏图片

远古时代,野兽袭击加之频发的自然灾害,人类族群死亡率很高,急需增加族群的人口数量。

人类第一个“手办”——维林多夫维纳斯。

维林多夫维纳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早的艺术作品,距今00年。据史学家推测:冰河时期奥地利东北部的游牧民族,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生命意识让他们对多子多孙充满渴望。所以做了这样一尊高约10厘米,宽约5厘米,以“性喜夸大”为原始本能的微型雕像。之所以做的很小,就是因为方便携带,适合游牧民族的流动特性。

有趣的是,后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类似的以“性喜夸大”为特征的维纳斯雕像,如:法国南部洛塞尔出土的“洛塞尔维纳斯”,叙利亚出土的“叙利亚维纳斯”,俄罗斯出土的“可斯坦其维纳斯”,捷克出土的“多里纳维斯东尼斯的维纳斯”,以及中国辽宁喀左县出土的地母等等。这些雕像形态基本相似,都着重刻画女性代表生育能力的器官。

洛塞尔维纳斯

约公元前00年

叙利亚维纳斯

约公元前56世纪

中国的地母雕像

距今约年

除了“性喜夸大”外,史前艺术起源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巫术。

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图案中没有鸟类、花草,只有动物,且墙壁上的动物均呈现图案套叠的表现形式。后经论证认为史前人类并非在搞艺术创作,而是一种巫术行为,族群负责绘画的成员在黑暗的山洞中,凭着头脑中的意向画下层层叠叠的动物,这是为了祈求在外捕猎的族群其他成员,能捕到更多的猎物,为部落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法国拉斯科的洞穴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

如果年前包豪斯倡导“设计为民”;那几百万年前史前人类倡导的就是“设计为命”,人类祖先把维系人类种群的存在放在首位,这是动物性的本能。

设计很难只有一个面向,著名的设计史学家JohnHeskett也说:设计的定义极为宽泛,就像「爱」这个词一样难以被定义。他在其著作《设计》一书中给「设计」一个定义:

JohnHeskett对设计的定义中,①设计是名词,泛指广义概念,适用所有领域。例如:「设计对国家经济很重要」中的「设计」。②设计是动词,指行为或过程。例如:她受委托设计了一个食品搅拌器。③设计也是一个名词,指某种产品的成品,是将概念转化后的实际存在。④设计还是一个名词,表示一种概念或建议,例如:「这个设计交给客户审核」。

这个像绕口令一样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设计是创造一种提升生产方式的技能或方法。这个定义跟我们经常听到的“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核心诉求是一样的,都是在强调“大设计”的社会化价值。

同时JohnHeskett也提示说:形式和视觉方案只能应对比较简单的任务,此时如果设计师继续沿用这些手段来处理系统产生的问题,就会因为无法找出问题的实质,继而无法适应新的要求而彻底失败。

2

几位设计者

草间弥生/扎哈·哈迪德/亨利·马蒂斯

先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年福州·草间弥生作品臻藏展概念短片

终生以“点”为伴的艺术家,被称作“波点女王”的草间弥生。

滑动解锁隐藏图片

很多艺术大展上均可见其作品的身影,单纯的点元素,加之艳丽的色彩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草间弥生式”语言。

草间弥生的作品风格实在是太强烈了,所以包括路易威登在内的国际大牌们都愿意和她合作。

虽然只用到点这一种元素,但草间弥生的点不但不单调,反而呈现出某种生物性特征(上图)。点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感官重建,包括下图中路易威登主题店的走廊和吊顶,瞬间被“点”寄生长满。

看草间弥生的作品,你会发现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植物与花卉”是她最经常表现的主题内容。

草间弥生“点”绘画的风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草间弥生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她的家庭从事苗圃批发生意,这激发了他对植物花卉的早期兴趣。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所看到的、印象的都记录在自己的绘画本子里。在他10岁的时候,他就用无数的原点绘制了母亲的肖像。

《无穷的网》

30岁第一次展出《无穷的网》点状化作品,正是该作品确定了她的艺术风格——以点的重复和韵律性构成。

37岁的装置艺术《水仙花园》

草间弥生在创作

如今已过90岁高龄的草间弥生,依旧医院与东京的工作室;这位90岁的疯婆婆内心永远住着9岁的女童,凭借着绝对单纯的精神世界,一辈子执着于对“点”无限能量的探索,给我留下了对“点”的艺术性表达最好的认知范本。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以线构成为主的设计师和她的作品——扎哈·哈迪德,我们先感受一下她的作品风格。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整体效果)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局部实景)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整体外观)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参数化设计)

法国,蒙彼利埃,PierresVives大厦

滑动解锁隐藏图片

扎哈·哈迪德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被称作建筑界的女魔头。

她的建筑手绘草图不像是在确定某种具象的如大小位置合理性关系,更像是在寻找某种形而上的感觉。

人们惊叹扎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匪夷所思的造型能力,而扎哈把自己的建筑称为“来自外太空的浮游生物”,这一点与马列维奇所说的脱离地球、太空飞行、探索宇宙等精神层面是吻合的,基于此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扎哈与至上主义确实存在某种“精神性”联系。

毕业作品《马列维奇的建构》,扎哈·哈迪德

《至上主义56号》,年,至上主义,马列维奇

对扎哈·哈迪德的生前访谈文字

滑动解锁深度了解扎哈·哈迪德

马列维奇所开创的至上主义被称作“一个人的舞蹈”,他终其一生将抽象艺术推到了最纯粹的形而上境界,他关于艺术、关于信仰、关于宇宙的思考时至今日仍深具意义。

孤独的马列维奇和他的作品

年《割草人》

年《雪后的小村之晨》

年《伐木工》

滑动解锁感受马列维奇的蝶变过程

《白底上的黑方块》,

《白上白》,

年,马列维奇画出了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这是至上主义的第一件作品,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他表示艺术的价值在于蕴含的情感,而无关乎形式。

五年之后,年马列维奇最著名的《白上白》问世,标志着至上主义达到终级性的状态——脱离地球。

有人把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理解为“解构性和未来性共同作用”的作品,而她自己称自己的作品是“建筑的碎片”。她极富想象力,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几何结构,将马列维奇“无重力下的漂浮”和“克服地球引力”这种抽象概念用建筑语言表达出来。

德国维特拉消防站是扎哈·哈迪德的成名作。该建筑屋檐被概括成利刃状,整体飞翘犹如振翅欲飞的战斗机,代表消防站随时待命准备出发的状态。建筑造型高低起伏,在视觉上形成跳跃的状态,空间之间体量的穿插又强化了速度感和流动性。

迪拜前卫博物馆,又是跟飞行有关的主题建筑,该建筑的玻璃窗用了“网状”的交错结构,产生一种生物性建筑的感觉,乍一看犹如来自科幻世界一般。

位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的交通博物,这个博物馆的整体造型,来自紧挨着博物馆的两条河流,把河流的抽象形态“折线”提取出来做建筑的外轮廓,完美诠释结构语意的独特魅力。

第三位我们从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晚年时期的作品《蓝色女人体》讲起。这幅简单的绘画作品,经常被拿来讲构图饱满、流畅动感走势等。

蓝色裸体Ⅳ,亨利·马蒂斯,

而马蒂斯为什么创作这样的一幅作品?这源自马蒂斯对艺术的终极思考——爱,马蒂斯在论文《用儿童的眼睛看生活》的末尾写到:“难道爱不是一切创造的本源吗?”也正是这样的反问,支持着画家在晚年行动不便的时候,放弃架上绘画,转而用剪刀代替画笔,用长杆子绑着画笔在墙面随性涂鸦。这些形式都反映了画家的童真与爱的内在精神世界。

马蒂斯晚年行动不便的时候改用剪刀、长杆子绑着画笔随性表达,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让人动容。绘画工具的转换,对我们研究“工具与形式的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你能想象到那个当年以激烈用色著称的野兽派创始人,到了晚年会如此的安静、单纯。

你要问我这幅作品哪里让我喜欢,我告诉你有三个原因:一、这幅作品确实很有名;二、马蒂斯晚年的作品以大色块抽象图案为主,很适合做空间装饰用;三、他晚年的艺术状态让我深受感动。

因为对这幅作品的喜爱,我也临摹了一张挂在墙上。

长按图片即可分享

3

点线面的形态分析

首先我给你提供三个图案,试试能否用图案中的元素,构成“点、线、面”这三个汉字?下课前告诉我你的想法。

点的形态分析

美学问题不能完全用科学来解释,美学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科学重在理性的逻辑思考,而美学必须在知觉层面进行探索,这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比如说点:点是视觉中最小单位,能被知觉系统称之为“点”的,都是在一堆元素中能率先跳出来的,因此点最显著特性就是“突出性”,这种“突出性”可以用这些词表述:重点、关键点、转折点、强调、聚焦……

聚焦的点:点是视觉中最小单位,天边的太阳是我们对自然界中的“点”最熟悉的一个。

惊喜的点:我们打开贝壳,非常期待见到光滑饱满的珍珠,此时珍珠这个点代表着独一无二的惊喜。

相对存在的点:人们对于点的认知跟距离、大小,以及其他元素的干扰有直接关系,点不是绝对,是跟空间元素对比后的概念。

点的相对性:点意味着“最突出”,点是对比后的结果,动静对比之后,飞行的鸟儿在整个画面中最突出,因此更像点。虽然落在电线上的鸟儿也是点,但它们是线的排列方式,按照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所以整体更倾向于线。

在一个版面中我们会设置视线路径,完成对点的视觉引导,让“点”成为空间中独一无二的视觉焦点。

告诉我:当你看到这个红点,你会想到什么?

同学们的答案是:太阳、苹果、气球、皮球、月亮、台球、糖果、红灯、小丑鼻子、按键、超级马里奥、西红柿、毛线球。你会看到大家瞬间反映出来的有的是自然形态、有的是人化形态。

小丑鼻子是点的人化形态,这个形象已经在我们的观念认知中形成固定认知,只要把这个红点当成小丑鼻子来理解,这个红点就立刻充满喜剧“笑果”。

你再酷,只要鼻子一夹上,酷感瞬间荡然无存。这个就是形态中“态”在发挥语意作用。

第一次感受到TARGET超市标志的威力,是源自几个高低起伏的坡道,在车子爬坡过程中,远远看到逐渐露出头的超市招牌,特别聚焦、特别突出醒目。这个标志真的如它的名字“标靶”一样,视线会自然被吸引、投射过去。

尤其夜晚周围环境暗下来的时候,这个标志就更加突出。

基础图形有原始的能量和广阔的创意空间,这源自基础图形的多向模拟性。不过最基础的图形(包括色彩)几乎被世界各大品牌瓜分一空,这种圈定图形、色彩的做法也被称作“品牌疆土”。TARGET超市标志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视觉资产。

感受一下TARGET超市标志的漂亮玩法

广阔的创意空间,源自基础图形的“多向模拟性”。

设计中点的意符与映射

产品设计中经常会用到点的元素,设计心理学称这种符号化的使用为意符映射。

IBM经典的小红帽,既有功能,又具备独特识别性。

我翻出当年收藏的压箱底的老货

一睹小红帽的在纸媒时代的设计应用。

单点具备突出性,多点具备运动性

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WPP的新标志

看一下WPP新标志的宣传片

借用显微镜下细胞世界的构成形态,新logo由许多小圆点构成,这些小圆点代表了WPP集团下的员工和代理商,以及他们所有的能力和市场,他们组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客户服务。

显微镜下细胞世界的构成形态

动态logo设计具有不断变化的形式和颜色,象征其创造性的改变

水立方游泳馆的设计灵感

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界中水气泡的组合方式,“水立方”的结构遵循了自然界最普遍的结构组成形式,采用一种基于三维空间有效分割气泡理论的新型空间结构。

线的形态分析

较之于点的凝聚性,线体现的是造型性,我们对世界有形状的意识,是基于外轮廓认知开始的,我们通过外形的细微差别,可以认出不同的形态。

线总体分为两种:直线、曲线。

在自然形态中最典型的是光线,直接、干脆、刺穿、最短路径……这些都是我们对直线的常识认知。直线是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代表性的造型元素。

直线特性:稳定性、刺激性、突破性、结构性

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光之教堂。

冷峻的直线、加之原始的混凝土材料,安藤忠雄刨除装饰塑造出最纯粹的灵魂场所。

造物主在造物过程中,直线留给光,曲线易于造型赋予万物。曲线在自然形态中随处可见,曲线中包含功能,曲线中也蕴藏着情感。

DNA的双螺旋结构:20世纪50年代,当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之后,生命与螺旋的关系引起了世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bbzz/2206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