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唐书恩展示他的“立功证”。
■“立功证”简介。
■“立功证”显示唐书恩荣立三等功一次。
经过68载岁月的洗礼,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的“立功证”成为了省会唐氏一家人的“传家宝”。“相比牺牲的众多战友,我冒死送绝密电报真不算啥。”86岁的唐书恩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仍热泪盈眶。这一虽泛黄但保存完好的“立功证”,常常激励他及家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奋斗。
“机灵鬼”成机要通信员
4月13日上午,在迎春巷15号院,86岁的唐书恩缓缓地拿出锁在柜子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只见他轻抚红色的封面并郑重地打开该饱含岁月沧桑而有些泛黄的“立功证”。“立功证”内,其穿着军装英气逼人的“功臣像”跃然其中。内文中还简明扼要地写明了“功臣简历”及“立功事迹”。
荣立“三等功”一次的唐书恩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相比牺牲的众多战友,我冒死送绝密电报真不算啥。”
年3月,16岁的唐书恩在重庆市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同年7月,他跟随大部队入朝作战。曾读过几年私塾、小有文化而又聪明机灵的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第师司令部的机要通信员,主要任务就是为驻扎在朝鲜平城附近的部队送绝密电报。
入朝两年多送绝密电报从无失手
为了躲避敌人的狂轰乱炸,一位带着卡宾枪、驳壳枪及小手枪三支枪而全副武装的“机灵鬼”常常在晚上八九点天色已黑时出现。唐书恩小心翼翼地东张西望、借着月光在崎岖的山路及茂密的树林迅速前行。夜晚虽然很少有飞机轰炸,但还会时不时地听到此起彼伏的敌人在山中开枪的声音,更多时候是敌人对志愿军的袭扰。“装备三支枪也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一来,如果不幸遇到敌人,可以进行有力还击。二来,如果很难突出重围,那么就先将放置在军装内兜的绝密电报吃进肚里或烧毁掉,进而自杀,绝不能让其落入敌人手中。”
就这样,随时准备好牺牲的唐书恩借助树林、小山洞等多种隐蔽方式来躲避夜晚进行巡逻及袭扰的敌人。为了顺利将电报送至距离师司令部十多公里之外的其它驻地,巧妙躲避敌人,唐书恩爬山越岭往返一趟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
“为了养足精神,以便顺利完成晚上的送电报任务,白天的时候,首长会适时让我休息。”唐书恩说,闲不住的他有时感觉休息得差不多了,就会教一些不识字的战友来识字读书。一位战友从不认识一个字,竟已学会了六七百字。此外,除了送电报,他还是首长的警卫员,担负着保护首长安全等任务。
就这样,唐书恩在入朝作战的两年多里,无数次地出色完成了送绝密电报的任务,从无失手。鉴于他的出色表现及兢兢业业教战友识字等多项功劳,其荣立了三等功一次。年10月,唐书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直言,其实就是自己运气好而已,“我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年12月,唐书恩跟随大部队回国。
转业后为外贸工作呕心沥血
年,唐书恩成为了一名排长,其后历任某连参谋、作战训练股股长、某炮兵团副参谋长等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年,唐书恩转业到河北省一家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随后担任工会主席一职。
进入该公司后,在认真负责努力工作之余,唐书恩有时也会拿出自己抗美援朝时的“立功证”轻轻地翻看。“每当那时,我就会想起战斗岁月,想起我的战友,更加激励我努力奋斗,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唐书恩缓缓地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广大工友们做好服务,为生活困难的工友捐款及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都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是应该做的。团结及关心广大工友,做好各种服务工作,鼓舞大家的斗志和干劲,努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唐书恩当仁不让。于是,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年,唐书恩光荣退休。
“立功证”成“传家宝”鼓舞家人努力奋斗
“老伴那会儿特别认真,对待工作骨子里仍是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也会常常加班加点工作。”唐书恩的老伴、82岁的王默介绍,他们的三个儿子也知道其父亲曾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立过功,并因此而时常激励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红色家庭”的一员,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大儿子在北京,是一名国家公务员,二儿子是省会的一名交警,三儿子是一所大学的工作人员。我和老伴很欣慰,儿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着。”
闲不住的王默从不拖老伴的后腿,身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她多年来培养了余名优秀学生,其中走出了80余名河北省青年画家。在3年“非典”时期、5年的助残日、8年汶川地震期间,她捐赠多幅作品进行了义卖,“以老伴为榜样,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王默话音刚落,其旁的唐书恩露出了微笑。
唐书恩表示,他会把“传家宝”——“立功证”传下去,让子孙后代们永远铭记历史,知党恩、跟党走,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尽一份力。
征集“红色传家宝”
今年是建党周年,燕赵晚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特别策划——“红色传家宝”的故事,请广大市民讲述自家“红色传家宝”的故事,重温心底深处的历史记忆。现在面向广大读者和网友征集有关线索,家中珍藏的军功章、奖章、烈士证、任命书、衣物、笔记本、家书、荣誉证书、照片等有历史记忆、有价值的红色物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请简要介绍相关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方式1:拨打本报24小时新闻热线。
方式2: 方式3:通过燕赵晚报官方微博私信小编。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刘琛敏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