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2月28日晚上18点整,溧阳市燕山中学的教室里传出了新闻联播的声音。相信不少人会感到奇怪,《新闻联播》明明是每晚19点,为何这里提前了一个小时呢?原来,本学期该校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加入了“校长陪你看新闻”环节,每天师生一起观看前一天的《新闻联播》20分钟精编版。
28日晚上18点05分,紫牛新闻记者在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2)班的教室里看到,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收看《新闻联播》。“今天看的是昨天的内容,我们老师今天上午专门剪辑出来的20分钟精编版。”燕山中学的校长张玉春表示,这是今年课后服务新增加的内容,包括毕业班在内的全校学生都要进行收看。“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政治,要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但事实上,学生收看、收听新闻的时间很难保障。现在延时服务结束后,学生回家已经八九点钟,再看电视也不现实。”张玉春校长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该校管理团队经过讨论,决定让学生在教室里收看新闻节目。
据介绍,该校学生17点30分开始吃晚饭,17点50分吃完。18点整,精编版的《新闻联播》便准时播放起来。管春军老师负责进行剪辑工作,要将前一天的新闻联播压缩到20分钟。“晚上的学习时间比较宝贵,饭后留出半个多小时,让同学休息,看看电视。”管老师向记者透露,他在剪辑过程中也尽可能实现短时间、大容量,“让学生在这20分钟里多了解一些国内、国际的大事”。
“说实话,原先确实没时间看新闻。听说到了中考前,会专门安排时间背一些时政知识。”初三(2)班的巢宇涵同学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如今能够天天看20分钟新闻,很多内容也就记住了。“原先我偶尔有空也是在短视频软件上看新闻,但是软件会按照我的喜好进行推送,看的信息不够全面。”初三(4)班的史欣妍同学坦言,20分钟的《新闻联播》虽然是精编版,但是内容很丰富,“国内新闻、国际热点都有了”。
“不去放眼看世界,你的世界观就只能由身边人的眼界决定。没有观过世界,又哪里来世界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就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张玉春校长坦言,虽然晚间课业学习时间少了20分钟,但是收看主流媒体、了解主流声音,在三观形成的年纪养成放眼看世界的习惯,通过看新闻提高站位、开拓眼界,“是可以让学生受用终身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郭靖宇
校对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