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冬去春来,气温回升,老鼠“蠢蠢欲动”,蚊虫“满血复活”,如何及早应对?3月1日,上海市爱卫会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环境整治组联合启动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上海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各区,通过住建、生态环境、交通、绿化市容、房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和基层工作网络,组织全市27万多个小区和单位积极参与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大批群众自发响应,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环境。
图说:爱卫人发放宣传材料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专业技术过硬,普陀社区多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滞留喷洒。”这是张纯辉的消毒口诀。最近,普陀区长征镇梅四、梅五小区出现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他就是全副武装为居民楼进行喷洒消毒的张纯辉。
张纯辉目前住在梅四小区,在一家单位从事专业消毒除害工作。上海市启动公共卫生一级响应之后,身为居民区爱国卫生志愿者的一员,他特意拿着一叠证书到居委主动“请缨”。“每天看到除害人员进出小区消毒作业非常辛苦,我有专业资质,应该能替他们分担一点。”张纯辉说。在物业及居委安排下,张纯辉定期为梅四、梅五小区开展专业消毒。居民们都说:“这是我们小区特有的专业消毒员。”
由于防疫需要,张纯辉今年没有回家过年,从春节期间一直忙到了现在。在居民印象中,年近中年的他平日待人遇事豁达大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张纯辉都会乐呵呵地答应。冬春交替,为响应全市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张纯辉平时会利用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解答除害防制疑问,梅四梅五小区的居民灭鼠灭蚊意识因此进一步提高。“能为生活的小区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我感到很荣幸,看到邻居们对我的关怀和鼓励,我觉得这份微薄的助力是值得的。”他说。
打个盹就精神,青浦爱卫老将一线工作38年
青浦区爱卫所按照青浦区卫健委部署,筹建了一支党员督导队。这支督导队巡回对全区各街镇及一些重点场所环境整治和消毒工作情况开展督导。
黄达君是爱卫办的一名老卫生工作者。他的妻子去年10月做了手术,至今仍在康复中,需要人照顾。“这次的疫情形势紧张,我就想着所里肯定又要开始忙了。我岁数大了习惯早起,早上帮妻子弄好早饭和中饭就行。”黄达君说,“妻子也支持我,她说能自己热饭,自己照顾自己。如果有需要,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
图说:工作人员投放灭鼠药
黄达君今年已经79岁,坚持在爱卫一线已经38年。不少人担心他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老黄,你自己注意休息。”黄达君回答:“不要紧,几十年的检查工作我走惯了,这点工作量不算啥。”前往街镇督查的车途中,他会抓紧时间打盹,一下车他就又精神了。“消毒一定要掌握好比例,重点部位要消毒到位,我们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指导过程,他一点不马虎。
没空查孩子作业,这位妈妈给长宁卫生查作业
薛舒娜是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社区管理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日常主要负责镇域范围内的爱国卫生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年春节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薛舒娜同志取消了之前预定的旅行,投身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
薛舒娜的丈夫在长宁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春节期间同样在疫情防控一线奔波。由于“抗疫”期间经常加班工作,这位妈妈只能在工作间隙,抽空通过家庭监控器远程对孩子进行功课辅导。
自1月下旬至今,薛舒娜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耕耘了四十余天。这期间,她结合本镇实际情况,主动协调各家菜场商超,抢在疫情防控初期将环境整治和预防性消毒工作落实到位;她组织居委会广泛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落实疫情防控知识在各小区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将科学、正确的健康防疫知识送到千家万户,覆盖全镇居民。
爱卫运动,在一些上海市民看来,或许是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宣传、消毒、灭蚊、捕鼠……在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的整治是一个综合题,它的解答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不管是专业的力量,富有经验的爱卫人,还是年轻的领队,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上海,这支发源自基层的队伍正在悄悄行动,从源头清除和控制病媒生物孳生,扎实新冠肺炎防控基础,为全市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供环境保障。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张泽茜记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