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将军傅奎清的传奇人生金陵晚报双拥周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m.39.net/news/a_5333177.html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百岁将军傅奎清的传奇人生

天高气爽,欢声笑语。11月28日,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傅奎清将军在古城南京迎来百岁华诞。江苏省军区老干办主任杨罗玉、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所长姜荣、政委王飞等官兵,围绕在老将军身边,送上声声祝福……

  征程百年历风雨,烽火岁月铸辉煌。在漫长的世纪人生历程中,老将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英勇战斗、多次负伤,拥政爱民、爱兵如子,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清正廉洁、平易近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我军一位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激烈的战斗 英勇的官兵

  “首长,您戎马一生,印象最深的战斗是哪一场?”这是曾在老将军身边担任多年秘书的潘永明经常聊起的话题,得到的回答也总是:“印象最深的战斗,是我第一次带领连队官兵打鬼子。”当年在战场上活捉日本鬼子可是一件很难的事!年年初,22岁的傅奎清担任新四军十八团八连指导员,第一次带领连队官兵抗击侵华日军,取得胜利并活捉了4个日本兵……

  傅老将军的小儿子傅沿江将军也常聆听父亲讲起当年参加大王庄战斗的故事。年12月3日,华东野战军七纵58、59、60团占领了大王庄以南的小马庄,北距黄维兵团指挥中心核心阵地双堆集仅多米。同年12月9日下午5时许,我军炮火尚未向敌纵深延伸,傅奎清所在团的四连在连长带领下,首先向大王庄发起冲击,傅奎清和团长紧随六连奔向大王庄,经过激烈战斗,敌所谓“英雄团”大部被歼,俘敌副团长以下余人。黄维兵团为作最后的挣扎,接连组织兵力疯狂反扑。大王庄阵地一度全失,傅奎清所在58团与60团及中原野战军46团奉命投入战斗,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复争夺,我军夺回大王庄西南部阵地。至此,大王庄血战一日,我军毙俘敌余人。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年年底,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的傅奎清奉命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经常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一天,美军飞机又来兵团机关驻地紫霞洞附近轰炸,命中了山下的一处地堡,飞溅的一块弹片击中傅奎清的头部,顿时鲜血淋漓。经战地急救,才使他脱离危险,时至今日弹片仍残留在他的头部。

  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同年11月,傅奎清调任23军69师政治委员。他和师长梁竹吉带领部队,一边协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抽调人员参加黄江大桥、临津江大桥、平康水库等许多重大工程建设,帮助朝鲜人民修公路、挖水渠、造民房、建校舍,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一边集中主要力量抓紧备战。伊川郡梨木亭一位老大爷感动地说:“你们打仗是英雄,劳动是模范!”

抓好典型宣传 催生战斗力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作为一名政治工作者,傅奎清高度重视典型挖掘和宣传工作。

  年2月,傅奎清任23军副政委。3月15日,23军所属重炮连战士刘英俊在训练途中,辕马受惊,向人群奔去。刘英俊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地迫使马倒车停,路上的6名儿童安全脱险,自己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傅奎清的建议和倡导下,23军党委抓住这个典型大力宣传,追认刘英俊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还修建了“刘英俊烈士展览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 分别刊登刘英俊的英雄事迹并发表了社论,号召向刘英俊学习,在军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年12月,傅奎清任福州军区政委。他在基层调查研究中发现海防某团四连指导员刘用庚安心基层工作,以岛为家,把基层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促进了连队建设,很有典型性,便指示军区政治机关进一步考察,总结其典型事迹。后来,经傅奎清提议,福州军区授予刘用庚“忠诚党的事业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号召军区部队向刘用庚学习。一面旗帜树立起来,激励了广大官兵更加爱岗敬业,以岛为家,建设一流连队。

  英雄事迹的宣传,在军区部队掀起了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的热潮,直接催生了部队战斗力。

执行军委命令搞好精简整编

  “合并先合心,领导作表率。”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福州、南京两大军区合并整编为新的南京军区,向守志任司令员,傅奎清任政委。

  两大军区合并后,傅奎清政委和向守志司令员都意识到,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定部队,增强团结,安定人心。为了安排照顾好离任的原福州军区老干部的生活,傅奎清提议在福州成立“办事处”,后又将“办事处”改为“老干部服务二处”,专门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受到老干部的欢迎。

  深入基层,以身作则。傅奎清政委用了33天时间,看望了“红军团”、“济南第二团”、“叶挺团”、“洛阳营”、“临汾旅”等54个单位的官兵,视察“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红色尖刀连”、“勤俭创业修理连”等英模单位,以及王杰、王克勤等英雄人物所在连队。他还走访了地方领导,看望了老红军、老八路和新四军老战士。

  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傅奎清政委提议军区机关组织慰问团,分头对江西吉安等革命老区健在的长征干部、退伍老红军和其他老干部余人逐一慰问,并和地方政府一起帮助他们解决医疗、生活补助等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度晚年。

余热生辉 创办《铁军》杂志

  年3月,经总政治部批准,傅奎清老将军担任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一副会长,主持研究会的日常工作。他这一干就是8年多,在此期间,组织力量编写出版《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史》等多部学术专著,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年11月,研究会在讨论纪念新四军60周年的活动时,江苏省委原书记、新四军老战士韩培信倡议制作一部电视纪录片来弘扬新四军精神,并以此作为革命传统教材。这一倡议获得了一致赞同,创办《铁军》杂志也缘起于此,作为研究会第一副会长的傅老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个重担!

  傅老和他的战友们满腔热忱地投入新的战斗。为了获取新四军详实的资料,负责编写的老同志们采访了多人,被采访的新四军老战士包括张爱萍、叶飞、张震、洪学智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们……

  在拍摄纪录片、创办杂志过程中,傅老常常亲自参与细致的具体工作。为了核实一个事实,不仅要打好多电话,还得找一些老同志座谈。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型电视文献片《铁的新四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首映,“八一”建军节前夕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铁军》 杂志在创办之始,连个像样的办公地方都没有。研究工作常常是在傅奎清或者其他老同志的家里,傅奎清戏称这是“打游击战”。《铁军》 杂志试刊三年后,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1年4月正式创刊发行,受到读者好评,被称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傅老将军与其家人一次次向人民群众捧出自己的赤子之心,捐款捐物。而平日的他,却自甘清苦、节俭,把钱一分分省下来,一双皮鞋他穿了10多年,一块手表跟了他几十年,一日三餐他更是对自己“抠”得要命……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他笑着说:“我能有今天,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作为一名新四军老战士能给希望工程出点力,为老区人民做一点贡献,为孩子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是我们革命的初心,也是我这个老兵的心愿!”

  人物小传

  傅奎清,原名傅义先。年11月28日出生于安徽省英山县(今属湖北省)月明乡江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10月任中共秘密交通员,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新四军。先后任连、营主官,团、师、军政治委员,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苏中、涟水、南麻、临朐、临川、宿北、莱芜、孟良崮、兖州、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胡忠红 王多勇 倪超 胡博(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12月2日)

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解放军报聚焦南京双拥:守桥兵、雷锋、鱼水情《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来了,请为他们加油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南京媒体合力传播军民情谊

全军官兵(包括离退休军人)来南京都免费乘车啦

《南京双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jj/2205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