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7/5910007.html
她对我说:“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够多了,我一生只是做了一件事:写字。”
文/曹正文
画/吴林田
梅花香自苦寒来——追忆周慧珺
唐伯虎绝句(书法)周慧珺
年12月27日,获悉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女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不由勾起我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
年,笔者在上海拖汽公司职工大学任哲学教师兼班主任,班里有个同学挺喜欢书法,课余间,他取出一本《鲁迅诗歌选》的字帖欣赏,我发现这本行书字帖挺拔俊美,刚健潇洒,作者是周慧珺,心中自忖:一个年轻女子居然有如此功力。
年,采访时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的宋日昌,我在宋宅见到书法名家翁闿运,翁向我介绍其女弟子周慧珺,并说周慧珺身患残疾,但其书法不凡。他告之我周慧珺家在北京西路上,我便有了采访周慧珺之心。
北京西路街景
年周慧珺赴日作书法表演,颇获佳誉。我闻悉后即去她家作访谈。
北京西路街景
为我开门的女子衣着朴素,这是一间幽暗的房间,室内陈设简单而拥挤,白天也需开灯,我们就在这间被阳光遗忘的陋室内开始了交谈。
周慧珺生于年,她原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舞文弄墨的环境。但命运多舛,一家人只能安居陋室。除了床,还是床,吃饭用的桌子挤到走廊上。身患残疾的周慧珺从小热爱书法,在20世纪60年代参加书法班,拜在大书法家沈尹默的门下,后来又拜翁闿运为师。她在沉默中发奋练字,家里仅有一张桌子,在家人吃完晚饭后,她才在桌上铺好纸,拿起笔。十年寒窗,她反复揣摸名家书法墨迹,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厚重,米南宫的潇洒,黄庭坚的清劲,赵孟的秀美,一一汇集到她的笔下。十年中,她在博采古今名家精华的基础上,独创了自己风流蕴藉、挺拔俊美的艺术风格。
说到那本《鲁迅诗歌选》的字帖,她回忆说,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决定出一本书法字帖,一位编辑在年轻的工人书法家中,找到了周慧珺,并出版了由她书写的《鲁迅诗歌选》,这本字帖出版后大受欢迎,印了几十万册。
人们惊叹一个残疾女子写得一手好字,而我面对“陋室墨香”中的周慧珺,深为感叹“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励了她不甘自弃的信念。我问起她的近况,她说正在为上海与大阪联合举办中国书展准备作品。作为一个残疾人,要苦练成一手漂亮的书法,比常人不知要多花出多少倍的心力。于是我写了一篇访问记《陋室墨香——记周慧珺》,刊登在《解放日报》副刊上。
一年后,我考入《新民晚报》,与周慧珺的交往日益频繁。记得我在出版《唐伯虎落第》历史小说时,周慧珺不仅为我小书题写书名,还录了一首唐寅诗的书法作品相赠。笔者另外著述《史镜启鉴录》《苏东坡出山》也由周慧珺题写书名。
周慧珺进入中国画院当专业书法家,后来又担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她的住房得到了改善,我去她新宅多次作艺术访谈。记得有一次上海文史馆领导正好也在,他们想聘请她当馆员,她当即推荐了其他书法家。事后她对我说:“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够多了,我一生只是做了一件事:写字。”
我保存着她的五本签名本,还有她前几年送我的《周慧珺从艺六十年书法作品集》,这套书分两册,一册是她的作品精选,另一册是各界人士写周慧珺的文章,其中也有我当年写的一篇,写得很一般,但慧珺说:“这是最早写我的文章,谢谢你。”
作者及画家介绍
曹正文
曹正文,笔名米舒,《新民晚报》高级编辑。年加入中国作协,执编“读书乐”“夜光杯”副刊32年。曾任上海作协理事、上海九三学社市委常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文学院与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年获上海首届韬奋新闻奖。年入选“上海十大藏书家”,年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年获中国通俗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在马来亚大学、墨尔本大学、大田大学、多伦多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讲课。个人专著71部,主编丛书部,代表作《文化名宿访谈录》《古代文人幕后真相》与《米舒文存》八卷本。苏州图书馆创立“曹正文捐赠签名本陈列室”。上海儿童博物馆创立“读书乐”与“书友茶座”陈列室。
吴林田
著名画家、艺评人,国画及抽象作品参加国内外学术展览及艺术交流两百余次。近十年来在《文汇报》《新民晚报》《美术报》《书与画》等报刊发表美术随笔评论数十万字。出版著作有:《吴林田中国画集》《荡漾时代》《知止集》等。
红梅赞(国画)吴林田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jj/220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