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ldquo春节退出酒场告知书r

春节临近,各种聚会应酬也随之而来,喝酒也成为很多饭局的必有活动之一。最近,一封《年春节退出酒场告知书》在网上流传开来,字里行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各位亲朋好友们:

自喝酒以来,纵横酒场二十余载,喝倒三千、喝哭若干。如今已过了喝酒的黄金年龄,酒量骤减。无论什么白酒、红酒、啤酒,一杯头昏,两杯酒醉,三杯人事不知,人送外号“三杯倒”。且酒后声音大,脾气差,胡言乱语,谁都不服,只扶墙。

为了酒后不得罪朋友,且感情还要维持,决定放下酒杯,举起茶杯,自今日起以茶会友,谈人生,谈理想,弹棉花,就是不谈酒。

酒场无小事,费钱又误事。还望亲朋好友予以谅解,支持,并监督。

特此声明,理解为盼。

我志愿退出喝酒队伍,

我不再遵守喝酒规律,

不再维护酒场秩序,

任何场合拒绝酒精,

主动跑路,

敢于装病,

积极钻研各种躲酒策略。

有事约会到茶馆,

应酬时,

男人多,就坐女人堆,

女人多,就坐小孩堆,

逃不掉坐角落堆,

席间不发言,

不引人注意,

勤上厕所,

不给酒精任何机会,

不敬酒,

不主动,

别人喝多了帮忙抬他去厕所。

年,

提高身体素质从我做起,

珍惜生命,

远离酒局!

发出这样的感慨,很多人是对过度劝酒不胜其烦,但对于公务人员来说,这则“退出酒场告知书”则多了一层警示意义。

逢年过节也是“节日腐败”的高发期,机关单位的团拜宴请、人情往来的酒席接二连三,一些腐败的行为,在节日的掩护下暗流涌动,而这一切往往从酒桌上滋生。

“禁酒令”当头春节要“忌口”

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要求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

随后多省份相继出台了升级版“禁酒令”,比之前的“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更为严格。

其中,年,黑龙江、吉林出台公务接待有关规定,要求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

年11月28日,广州市发布通知规定,一般公务活动全面禁酒。一般公务活动严禁公款购买、饮用任何酒水,严禁饮用任何单位提供和私人自带的酒水,严禁公款购送任何酒水。

据公开消息统计,目前,最高检、中央军委、公安部、保监会等部门均已颁布“最严禁酒令”,公务禁酒令正在向全国范围内蔓延。

当心!都是喝酒惹的祸

年9月20日,大理州洱源县国土资源局安排晚餐公务接待,就餐时违规饮酒,1人因过量饮酒导致死亡,20名相关人员受到处分。

年7月14日晚,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地税局一名年轻干部,因陪调研的州局领导喝酒过量而猝然身亡。

有了“挡酒牌”,以后不用担心这些了

几年前,曾有母亲抱怨公务员儿子陪酒,发微博求助组织部长。

据此前曾推行“公职人员中午不饮酒”的河南省信阳市出具的一份“账单”显示,“短短半年时间,全市招待费节约了30%多,仅酒一项开支,就节约了近万元”。

“禁酒令”带动了社会风气改善,不仅给干部松了绑,也让民营企业减了负。在新疆喀什经营一家小公司的汪来顺表示“‘禁酒令’出台真是好”,但最初他也有一点担心,“我们做生意总免不了给人家安排吃饭,以前一顿饭吃吃喝喝两小时,事情也谈得差不多了,而现在安排工作餐40分钟吃完走人。”

“禁酒令”,禁的不仅是酒,而是公务人员的不正之风。

春节将至,

亲朋好友欢聚的时光,

应量力而酌身体为重。

而公务人员则更应该牢记

哪些时间、哪些场合不能饮酒

将“禁酒令”坚持到底。

来源:“中国之声”ID:zgzs,综合新华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燕赵晚报等

编辑:李炜玢

审核:李云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ls/2205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