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记者林建树)如今, 烦恼
朋友圈里刚发出一条心情 妈妈的电话就打来了
小杨老家在秦皇岛,如今在石家庄上班的她很少有时间回去看父母。上大学时,她定时给父母打电话说说近况,“电话的内容是有选择的,总是报喜不报忧,毕竟离得远,他们见不到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操心。”小杨说一些烦心事都是等回到父母身边时,才和他们说起,“当面说,他们能更清楚知道我的真实心情,也不会因误解而胡乱担心。”
一年前,小杨的妈妈听朋友说使用手机 出去玩儿,拍了卖萌自拍照发到朋友圈,妈妈打来“以后拍照片别老撅嘴儿,多难看!”
遇到烦心事儿,发了几句感慨在朋友圈,妈妈打来“怎么了?快跟妈说说!”
和男朋友互动,发了俏皮话儿在朋友圈,妈妈打来“我看了都不好意思,这样的话你俩私下说就好了!”
……
最让小杨哭笑不得的是,她在一次准备发朋友圈前,故意选择了不让妈妈查看,可发了第一遍感觉措辞不当,故删掉再发一次,可这一次,小杨却忘了在不允许看的一栏勾上妈妈。正在小杨以为这次妈妈终于不会再打来电话时,妈妈的电话却“如期而至”了:“怎么倒霉了?谁惹你生气了?能不能解决啊?”
“我当时都蒙了,感觉我妈妈简直神了!这才想起来忘了勾选她的 调查
家长:希望通过 子女在 邱女士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儿子离家后,她经常盼着儿子在朋友圈里分享校园生活,一开始儿子更新得还算频繁,可渐渐地,邱女士发现儿子朋友圈里的新东西越来越少,邱女士为此还专门问过儿子,“他当时回答我说现在不爱在朋友圈里发东西了。可因为侄女有一次聊天说漏了嘴,我才发现儿子的很多条朋友圈状态都选择了不让我看。”为此,邱女士甚至偷偷抹眼泪,因为她觉得儿子一直十分听话,以前从不在她面前隐瞒什么。不过后来儿子解释,因为此前发布过打球受伤的照片后,发觉妈妈十分紧张。“加上有时候和同学出去玩儿,或者社团活动多,他说怕我担心,这才把一些心情状态分了组,不让我看。”邱女士也理解了孩子的苦衷,“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也不想事事都由我操心。”
当马女士去年发现无法看到读高三的女儿的朋友圈时,还一度很苦恼,可很快她就“欣喜地”发现身边还有不少“共患难”的家长。“我都不好意思和人家交流,这还是同学聚会时一位老同学不小心说出来我才知道的,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她在误会什么,是不是她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里不一样,怕我知道?”马女士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但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不论是 子女:不想让父母有不必要的担心
在记者调查采访的8位既是父母也是子女(28岁至51岁)的市民、12位纯子女(12岁至25岁)的市民中,12位纯子女的市民,虽有10人加了父母为 不少受访者都说,他们一面感激父母的关心,但一面又觉得“本能上不喜欢”,“就像多了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 而大多数既是子女又是父母的市民则表示,看到年迈的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中点赞,会觉得特别温暖,有时还会专门转发一些父母感兴趣的信息给他们看。
说法
拉黑屏蔽不可取,试着换个方式沟通
对女子在
刘玉良认为,正是因为双方交流沟通得不够充分,才会引起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好奇,所以子女也要理解父母的心情。作为子女不应采取拉黑或屏蔽的对抗方式,这样会使得父母与子女更加处于对立面。如果子女感觉受到打扰,可以采取直接沟通或者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什么是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qxgs.com/yzwbnr/219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