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176街坊签约生效200余户居民终

新民晚报讯(记者袁玮)今天,虹口区街坊房屋征收签约比例达到98.98%,这意味着危房老屋的余户居民终圆“旧改梦”。这也是虹口区今年签约生效的第7个旧改项目地块。

图说:街坊虹口区供图

龚家宅路号,沿着一人宽的弄堂兜兜转转,爬上五六级阴暗狭窄的木质台阶,几根木柱撑在地面和楼面之间。孙家骐一家三口就住在二楼左手的一间,面积只有14平方米。老孙说,这幢老房子已有百年,横梁立柱都已朽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金龙告诉记者,20年前就有开发商来这个地块开发,由于资金不足做做停停,剩下多户没有搬走。老楼实在太破,居民们又无力修缮,因为担心楼板坍塌,居委会想办法用木柱顶着二楼过道,防止发生意外。上海今年遭遇两次台风,居委会安排老楼居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台风过后,老孙家的墙面、地板和床铺“不出意外”地被浸湿,得知旧改征收的消息,老孙彻夜难眠:“总算盼到旧改啦!”

虹口区供图

街坊又称“赛格地块”,东至中州路、南至弄地、西至罗浮路、北至虬江路,涉及居民余户。这里是典型的二级旧里,房屋大多建造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房屋结构老化,没有煤卫设施,每到梅雨季节或遇台风天气,危房老屋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地块周边的虬江路是电子产品市场,聚集了不少外来人口临时居住,治安和卫生环境堪忧,居民期盼旧改的意愿十分强烈。

这一地块曾于3年、5年两次通过协议出让,部分居民搬离,后因资金短缺,地块被多家法院查封“冻结”,开发进程几次被按下“暂停键”。为改善民生、排除风险隐患,在市政法委、市高院牵头下,虹口区积极寻求合理解决途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区属虹房集团通过司法拍卖竞得该地块,“冰冻”了两次的土地终于“解封”。今年7月29日,街坊一轮意愿征询通过比例高达99.52%。

袁玮/摄

第一征收事务所经理胡骏强告诉记者,街坊的非居住用房约占28%,部分居民受到前几次动迁老观念的影响,以为谈一谈、拖一拖就能得到更多,甚至抱团“要价”。“现在的旧改政策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方面,要耐心解释、正确引导,让居民充分理解旧改政策;另一方面,要站在居民的立场考虑和分析,让他们感受到真实惠、真温暖。”街坊的项目经理昌正文说,为把民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9月1日街坊成立旧改临时党支部,全市首创的虹口区旧改基地移动党群服务站亦在此落脚,除了将法律咨询、信访接待、休闲娱乐等群众亟需的服务送到旧改一线,党群服务站通过吸收整合四川北路街道红色文化资源,每周邀请党史教育专家和宣讲团志愿者老师为旧改基地党员群众开展“红色地图讲解”,同时还组织青年党员、积极分子、巾帼岗等开展“寻街探巷访民情—旧改地块大思政课”,走街串巷,探访民情,打造有温度的旧改。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虹口区已启动签约7个项目(地块)、23个街坊,为今年完成全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旧改征收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nr/2207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