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展区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张钰芸)高精度的芯片光刻机、激光传输的肠胃内窥镜系统、带有“触觉”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今天上午,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上海企业打出“集成电路”和“智能制造”两张名片组团参加,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图说:开幕式新民晚报记者张钰芸摄(下同)
“集成电路是高端制造业中的‘隐形冠军’,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我们希望借助丝博会,加强中西部产业联动,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成果辐射出来。”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监贺跃进告诉记者,现场展示的系列步进投影光刻机是芯片后道制造的关键设备,目前已经占据85%的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30%,“苹果手机中的13个芯片就是由我们的光刻机制造的”。
图说: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芯片的传统后道制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先进封装技术过去被美国公司所垄断,直到近年来,上海微电子切入这一市场,并且依靠超大视场实现高产率生产,高精度套刻能力等也毫不逊色国外同类产品。”他告诉记者,集成电路即常说的芯片,是智能产品离不开的核心部件,而光刻机就是芯片制造业中的核心设备。尽管我国芯片设计能力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逐步缩小,但在设备、材料等支撑产业上基础薄弱,仍有差距。上海微电子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有能力生产光刻机的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本届丝博会,加强与中西部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了解和互动,共同发展高端制造。
图说:光通内窥镜系统
“上海制造”的高端医疗设备也出现在展会上。激光传输技术可以做到图像高保真,利用磁耦合谐振原理实现的无线功能,则能会确保电气隔离,病人不会暴露在漏电流的风险之下。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带来的光通内窥镜系统有着多项业内首创技术,内置的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达到万像素,远高于同类产品的40万到万像素。“20年前内窥镜被日本企业所垄断,但如今我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南美、中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万。”澳华内镜西安办事处的销售经理尚雷表示,公司已在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逐步建立分公司,为进一步“走出去”打下基础。
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的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把正在“行走”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带到现场。通过力反馈技术,这款产品可以真正带有“触觉”,并根据外部力学环境动态调整步态轨迹,针对使用者的用力情况提供对应的主力,能够帮助偏瘫或者截瘫病人通过训练,重获行走的能力。
图说: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光刻机加工芯片的过程
中国电子商务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全球领先,也让智能物流和仓储方案的“先进经验”率先走出国门。在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个智能四向穿梭机器人正驮着一个货筐,在规定区域内工作。记者了解到,一组智能机器人投入仓库后,通过视觉识别包裹单信息,可以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分拣速度和投递速度都高于人工,还能自动充电,避开碰撞,所需要的通道宽度也很小。目前,该公司的智能分拣解决方案已经在多国投入使用,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今年该公司还将成立海外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因为“中国应用型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