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含中职学生)手机管理对保护学生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禁止带入课堂。石家庄市已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纳入学校日常管理。那么,这项措施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等将怎样落实?燕赵晚报今天起推出《中小学生手机禁入课堂》系列报道。
访谈
每天检查孩子书包
成了她的必做之事
“每天都和孩子因为手机问题而斗智斗勇,真是头疼。”说到这里,市民李雪皱起了眉头。李雪的儿子正在上小学6年级,自从去年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母子之间的“战争”也就开始了。
李雪说,因为爱人在外地上班,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平时家里只有自己和儿子两个人。以前自己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和儿子一起吃晚饭,听儿子聊一聊学校里的趣事。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李雪发现儿子跟自己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每天吃饭的时候都盯着手机,周末的时候也总抱着手机不撒手。“就连他写作业的时候,手机都放在书本下面。”李雪说,因为手机的事儿,自己和儿子已经无法正常聊天了。
儿子在家抱着手机不放手,这不足以让李雪崩溃;直接击倒她的是,孩子竟然想方设法将手机带进学校、带进教室。“最开始我没有发现,后来有一次他睡着后,我想给他收拾一下书包。”李雪说,这一收拾可不得了,居然发现儿子将手机藏在了一个文件袋里。当时李雪感觉自己全身的血仿佛都涌到了头上。
控制不住情绪的李雪将已经熟睡的儿子从床上拽了起来,她一下把手机扔到了孩子面前,大吼道:“你把手机带到学校,到底想干什么?”看着李雪气愤不已的样子,儿子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小声说:“我带手机到教室,是为了写作业时查一些资料。”听到这个理由,李雪更生气了:“难道你之前的作业都是用手机查的答案!”发了一顿脾气后,李雪将儿子的手机没收了。
之后,李雪将儿子的手机没收并藏了起来,可她却发现孩子总是能通过各种办法找到手机。“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他斗智斗勇,防备他将手机再次带到学校。”李雪叹了口气。
偷偷将手机带进班
下课聊闲天玩游戏
看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后,市民张钰说,自己举双手赞同。“这个规定出来之后,孩子所在的学校、班级都做了相关要求,要知道老师的要求可比我们家长说得管用。”张钰说,自己真的希望女儿今后能远离手机,特别是不要再把手机带进学校,也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出台更有效的办法约束孩子。
张钰说,女儿今年上初一,因为将手机带进教室这件事,自己都被老师约谈过1次了。面对女儿对手机上瘾这个问题,张钰表示进退两难。“我也想过要没收孩子的手机,可是孩子每天下午6点放学,那个时候我和爱人都没有下班。”张钰说,孩子需要自己回家,所以家里留一个手机自己可以随时和女儿联系。
可就是这个手机让女儿上了瘾,她不仅在家偷偷玩手机,还将手机带到学校,带进班级。张钰说,初一第一学期自己接到了女儿班主任打来的电话。“老师说我女儿利用下课和午休的时间,躲起来用手机打游戏。”张钰说,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己真是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要知道,孩子小时候特别听话,真没想到现在胆子这么大。当天晚上回到家后,张钰和爱人轮流跟女儿进行了沟通,女儿当时也承认自己错了,以后不把手机带进学校和教室了。
可是过了半个多月,张钰居然发现女儿再次将手机放到了书包里。“她当时给我的理由是害怕放学后有事情不能及时联系到我。”从那以后,张钰每隔几天就要和老师沟通一次,就怕女儿又将手机带进班级偷偷打游戏。
调查
多数中小学生都有手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手机,几乎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标配。记者对40名中小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超过30个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他们拥有的手机,有的是新年礼物,有的是生日礼物,有的是考试成绩优异的奖励……
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同时,他们使用手机时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使用频率过高,依赖手机完成作业,甚至将手机带进教室。面对这些问题,父母们要么唉声叹气,要么大吼大叫,要么直接将手机没收或者砸坏,亲子关系因为手机变得水火不容。
如今,石家庄市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纳入了学校日常管理,这项政策的落地让家长普遍点赞。“我身边就有家长把给孩子买手机作为奖励,比如孩子期末考试能考到第几名,就给买手机。”市民赵兰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一直坚持不给孩子买手机。因为在赵兰看来,自己的儿子自律性差,有了手机后难免会上瘾。甚至连上学都想着手机,没准还会带手机进教室。这样一来,听课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迷上用手机玩网络游戏、看视频和小说,那就更没心思学习了。在赵兰看来,想要彻底杜绝孩子将手机带进教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远离手机,远离电子产品。
新规
教育部门出台手机新政
中小学生手机禁入课堂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脑、手机、网络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触网年龄越来越提前,触网范围越来越大,拥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上网超时的学生不在少数。
日前,石家庄市教育局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教育部要求,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及时修订完善校园管理相关制度措施,将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管理,要明确手机带入校园的原则,规范申请审批流程,合理设置校内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的必要设施设备,明确手机保管的工作制度和规范,避免出现手机丢失、损坏和泄露学生信息等现象。要结合实际,为家校沟通提供必要的通讯条件,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看待并且合理适度使用各类智能电子设备,提升文明使用网络的素养。
互动
严管中小学生手机,
你怎么看?
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生手机有限进入校园、禁止进入课堂的规定,你是怎么看待的?对学校、老师关于学生手机管理,你有哪些期盼、呼声?在孩子使用手机方面,你有哪些遭遇、困境、建议或者故事?欢迎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s/220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