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驶了两小时后

与别墅区一街之隔的南侧,则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里面种的是碧绿的黄瓜、紫亮的茄子、细长的辣椒还有一个个犹如小红灯笼般的西红柿

在十堰柳陂镇挖断岗村,依山而建的二层别墅一字排开,白墙黛瓦,宜居雅致,周围则草木葱茏

“南水北调,难点和关键在移民”周霁说,故土难离,为了汉水北送,库区移民抔一捧故土,带上一棵橘苗,含着眼泪离开熟悉的家园,迁往异地他乡2013年,十堰圆满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移民任务但在这两年的移民工作中,虽然“车不掉一块漆,人不掉一块皮”,但十堰的18万移民以及近万名移民干部都经历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艰辛与痛苦燕赵晚报报

“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丹江口市共淹没347平方公里的土地先后两次动迁移民共计46.9万人再加上河南库区的移民,两地移民人数高达80多万”在媒体座谈会上,十堰市市委书记周霁说了一组湖北省统计出来的详细数字:

水进人退,均州人的汉水情

移民篇:50多年,跨越世纪的艰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再次淹没十堰158.7平方公里,涉及5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办、275个村委会、1096个村民小组,淹没房屋362.8万平方米,淹没耕地12.5万亩、公路827公里、桥梁25座、码头72座;淹没影响城镇13个、单位443个、工业企业125家;淹没及影响人口需动迁18.2万人,其中农村移民15.56万人……

柳陂镇书记秦子胤说,挖断岗村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外燕赵晚报帮帮网迁移民199户807人,内安移民52户246人截至目前,县里已为移民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近380亩,并已经全部分配到农户,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蔬菜,每亩地纯收入8000余元,移民每人每年可增收约3200元

然而,走在这美不胜收的“玄武胜境”,街头却鲜见行人,商铺里的顾客很少“这里没什么人的,老集镇的人多靠渔业为生,但现在远离库区,手艺用不上,旅游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呆在镇上也没事做和以前在老集镇比,大家的收入差很多”街角超市的老板庹宝秀说,她以前在老集镇上开超市,现在移民搬迁到了新集镇,虽然超市越开越大,但挣不到什么钱“只要汉水能够顺利送到北方,我们遭受的巨大波折也算值得了在新环境,我们慢慢适燕赵晚报燕赵晚报应吧,好好打造旅游业,慢慢培养人气,相信游客会渐渐多起来的”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湖北的18万移民中,曾有很多人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过离开家园迁徙他乡的疼痛,但在“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号令下,他们全部如期顺利迁徙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移民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为汉水北流,库区80万人移民

除了居住条件变好了,生产条件也发生了变化村民王喜胜提着一篮子辣椒从大棚里出来他说,以前他们也种菜,但没有这么好的大棚,也没有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如今,这里交通发达,很多菜贩都来这里收菜,不用出门就能将全部蔬菜卖出去,价钱还比以前高不少“这都要感谢政府”

丹江口水利枢纽燕赵晚报数字报纸工程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丹江口库区移民而言,他们必须要接受的是土地和家园的沉没172米水位线,一道线把线上线下的百姓生活划成了两重天为了解决北方水危机,库区移民把乡愁装进行囊,把生活交予未知和远方

离开老集镇,来到了4.5公里外的核桃园村,均县新集镇就建在这里这是一个以“玄武胜境”为设计理念的新集镇,是南水北调工程斥资6亿复原的一座均州“古城”龟蛇的造型,仿古的街道,穿城而过的江水……都让人眼前一亮均县镇镇长柯林青说,整个集镇的建筑延续古均州建筑风格,体现明朝建筑风格,融合历史、文化、人文、生态,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均州古镇和现代休闲旅游石家庄燕赵晚报招聘名城

稳得住,能致富,移民的新生活和新愿景

这是郝善良的心声,也是十堰几十万南水北调移民群众和移民干部共同的心声

村民王存兰一家是一户内安移民走进她家,现代化的电器一应俱全,厨房跟厕所也都跟城市没什么两样“每户移民家的新房子都在180平米左右,上下两层,住着特别舒服”

在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指着自己的头发幽默地说:“移民搬迁之前,我的头发密得飞不进蚊子,移民搬迁完了,我这里螃蟹都可以走”话一说完,大家都笑了,可这也正体现了移民工作的艰难正是库区人民的牺牲与奉献,才有了今天的汉水北流

船行驶了两小时后,记者踏上了如今已经空无一人的均县老集镇临街破败的房屋一幢挨着一幢,商铺燕赵晚报电话的牌子也褪色倾斜,萧条万分而坡边粗壮茂密、满是果实的橘树,还有挂在墙边的旧渔网,则向世人讲述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和人民的富足丹江口水位上升到170米时,这个老集镇会被大片淹没,形成孤岛,地基亦受到水库影响,必须整体搬迁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湖北省唯一一个整体迁建集镇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淹没涉及丹江口市、郧县2个县市,淹没郧阳和均州两座古县城,淹没耕地29.7万亩,动迁移民5.95万户、28.7万人,其中外迁安置9.1万人

听说记者从受水区河北来到这里,村民们从地里摘了黄瓜和西红柿,硬是让大家尝尝“今后我们就要同饮一江水了,心也会越来越近的”村民郝善良说,虽说搬迁后的生活他们渐渐适应了,既能稳得住,也能致富燕赵晚报发行站电话了“但故土难忘啊希望受水区的人以后能爱惜用水,这就是对我们移民最大的尊重和回馈”

“搬迁的日子真不堪回首啊!”当地随行的宣传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有记者来采访,他们都叫上当地的部分移民以及移民干部来座谈,但每次座谈会一开,移民和移民干部都会痛哭一场,一段段难以割舍的乡愁说也说不完,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动容后来大家找到政府部门,说不要让他们再来讲了,背井离乡的场景他们不想再回忆

“现在我们的船下,就是千年古均州遗址和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净乐宫等多个道教宫观,它们已经沉入水底50多年了”8月9日上午,媒体团在丹江口水库乘船探访均县镇老集镇时,丹江口市外宣办主任周玉娟石家庄燕赵晚报电话指着远处的一座白塔说,这是均州八景之一“龙山烟雨”的龙山塔,因其建在高山上,成为唯一没被江水淹没的均州八景之一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qxgs.com/yzwbyx/1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