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燕赵都市报》:
“哑铃型”报业的尝试
《燕赵都市报》是报业团体主办主管的一张社会生活类报纸,自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持“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的方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市民大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于该报的发展,燕赵都市报副总韩自贤介绍,目前《燕赵都市报》在全省市场领先,但是省会石家庄的竞争比较剧烈,他形容《燕赵都市报》与《燕赵晚报》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华西都市报》是我国都市报的发展开端。年和年是办报发展最好的时期,《燕赵都市报》也赶上了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韩自贤认为,都市报要做城市的根,但省是一个特殊的省分,由于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石家庄并不是全省的中心城市,往北没法辐射唐山,往南没法辐射邯郸。办报的环境并不好,可谓是非常困难。如何规避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能否成立城市的地方版?《燕赵都市报》一直在探索。
年,《燕赵都市报》开中国报业之先河,在省会石家庄与冀东(唐山、秦皇岛)分别创办了具有独立刊号的《都市时讯》与《冀东版》两个地方版,构成了全新的“哑铃型”报型。年,该报在保定成立了《冀中版》,使得其在全省的布局和定位更加公道。下一步,该报还在斟酌能否在邯郸设立面向冀南的地方版。
社区媒体应是未来方向
韩自贤介绍,地方版的发展与领导人也有很大的关系,位于保定的地方版的领导人非常强势,写过较多舆论监督稿件,在保定具有雄厚的人脉,所以《冀中版》的发展势头良好。
另外,该报还创办了《燕赵资讯》,这是一份夹报广告,一年的收入较为客观。
在络大发展的时期,韩自贤提出要建立大型社区的综合服务站。服务站可以做报纸征订,商品销售,还可以做一些便民服务。他发现,大型社区的物业是希望引进综合服务站的,政府也比较支持。他理想中的综合服务站,是、发行、广告和物流的一个综合体,利用报纸的公信力,能够集中优秀的资源。
提到目前全国方兴未艾的社区媒体的崭新发展,韩自贤副总和燕赵都市报具体负责新媒体发展的编委、商业社区中心主任侯鑫辉女士在接受采访时,都认为,目前国内都市报媒体中很多主动转型,扎根基层办报的做法应当代表了都市报目前转型的一种普遍方向。“我们也在做扎根办报的事情,但是由于我们是省级都市媒体,在落地的具体履行上,我们的特点是布局地方版,共同之处都是通过举行各类商业和社区活动,创办各类服务民生的具体项目,”“共同点都在于致力于帮助政府解决社区居民的平常所需。而这些大事小情,常常又是基层百姓投诉无门、政府恰恰又无暇顾及的小问题。”
候鑫辉等同行表示,在政府转变职能的改革背景之下,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媒体的新生之路才刚开始。“政府没有必要永久去做执行者或裁判员;媒体的工作就是把政府职能与百姓需要链接起来,以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调研中,韩自贤副总等同行表示,传统媒体产业中非党报媒体,一个重要的改革之路就是应当主动转型为媒体的社会服务业,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成为政府和社区之间最强有力的平台与桥梁。只有走出藩篱、凤凰涅槃,才能在市场与营销竞争中,占据最好和最后的终端逐一社区家庭。
一手办报一手办
为了应对络的冲击,韩自贤介绍,该报有备无患,早在年就开始做新媒体,一手办报,一手办。“我们很多人说,新浪、搜狐是新媒体发展的方向,我觉得这个观点其实不正确。在地方做站,肯定不如全国的门户站。我认为报纸一样可以做新媒体,新媒体本质上就是工具。怎样用好新媒体这个工具,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去年,该报就开始把新媒体当工具来用,做好服务工作。韩自贤认为广而告之的年代已过去了,媒体进入到全新的营销阶段,现在是发布时期,帮广告商卖车、卖房,要跟得上时期的发展。
年下半年,该报成立了新媒体中心,新媒体与报纸剥离出来,中心依托全媒体平台,分为频道,互动频道(包括论坛,亲子美食,微博,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