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艺术最好的形容词或许是“激荡”:既有政策层面的变革、市场层面的拐点,还有创作层面的突破、科技层面的创新,纵观这一年,我们选择用盘点的方式记录这一轮激荡,铭记我们的“艺术”,未来,也蕴含其中。
在政策层面,第十届文代会将成为中国艺术新的“方向”;在市场层面,《五王醉归图》的天价引领了传统书画的市场“拐点”,泰康入主“蘇富比”更让中国资本在艺术全球市场成就了新的地位;在实践层面,艺术史大会在中国召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计划出售、“解散黑桥”、上海“艺术周”的火爆更昭示出中国艺术的新格局;同时,有关“国宝帮”、“解散黑桥”的争议也在提示我们,中国艺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有关中国艺术年的脉搏,就蕴含在这“年度十大艺术事件”中。
NO.1海昏侯墓主身份确认
对中国汉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海昏侯“刘贺”玉印
年,一伙盗墓贼打破了江西一个小山村的平静,一个及时的报警电话揭开了年前汉代侯国的神秘面纱,之后5年的考古成果更是惊艳世界:考古队共勘探面积约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出土包括青铜器、金银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今年3月2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在京宣布,确认海昏侯墓墓主身份为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自海昏侯墓发掘以来,墓主人即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跌宕的身份变更与语焉不详的历史文献记载,激起学界与公众的探求兴趣,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西汉中期列侯墓的标准形制逐渐清晰,填补了汉代考古学的一大空白;在考古学史上,第一次揭露出布局完整清晰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对墓周围方圆5平方公里的区域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内结构最完整、墓园区及城池区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的大遗址,对于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历史和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能及时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看来,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最根本原因是文博界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发掘与展示同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及时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qxgs.com/yzwbyx/220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