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你一定知道她的名字,但你未必知道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00599.html

  “早上特刊就卖光了,直到傍晚仍有人来找。”年1月8日,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典藏特刊推出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一份好的报纸就是这样,翻开她时你能感受到,她就是这个地区的忠实记录者。”

  20年间,她温暖情怀、激浊扬清、记录时代、经世济用、铁肩热肠、解疑纾困……亲们,她究竟是怎样一张报纸?她是怎样成长的?她何以一纸风行燕赵?今天小燕姑娘要给您讲讲关于她的故事。

她是怎样一张报纸?

  从年1月8日到年1月8日,从餐前饭后到旅途之中、工作之余……拿起手中的这份报纸,河北人民总会感到亲切。他们,有学生,有护士,有工作在一线的地铁建设工人……在他们眼中,《燕赵都市报》是怎样一张报纸呢?

“这个报箱我还要再挂20年”

家住石家庄市高柱小区的李爷爷和老伴杨奶奶从年开始订阅《燕赵都市报》,至今已连续订阅了16个年头。李爷爷说:“单元门口的这个报箱已经挂在这里十几年了,每天下楼取报,回家读报,早已成为习惯,这个报箱我还要再挂20年。”

“读时评是学生们的作业”

石家庄一中的高三语文教师裴芳教书逾二十载,在教学中,裴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多读时评来提高文学综合素质。裴老师说:“《燕赵都市报》二版的时评是我一直建议学生们读的,这里的评论文章结合时政和热点新闻,对提高文科生的综合水平很有帮助。”

“我能够感受到读者的热情”

《燕赵都市报》石家庄市仓安发行站发行员孔繁霞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15年。每天她都是6点起床,7点20分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孔师傅说:“每天早上我都要把报纸及时送到我负责的每个报箱中,有些读者甚至在家门口等着我来送报纸,这一递一接之间,让我感受到了读者的热情。”

“谢谢你们送来的足球”

平山县缑家庄小学70多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属于留守儿童。年12月底,本报组织了大型公益活动“爱心捐助进社区”,为这些孩子送去了足球、篮球、跳绳等体育用品。孩子们在拿到新的足球后,在操场上撒欢地玩。孩子们用简单的言语说:“谢谢叔叔送来的足球,我们一定爱惜它。”

“每天睡前看家乡的报纸”

23岁的中国留学生小白到柏林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每天睡前除了和父母视频外,还会打开《燕赵都市报》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3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