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 http://m.39.net/pf/a_4508356.html
枣酒万果红杯
“乡愁里的河北”主题散文大赛启事
乡愁地理版
省文研会版
(点击上面蓝字可见详情)
枣酒万果红杯“乡愁里的河北”散文大赛
参赛作品展示
石家庄篇
母亲的两件嫁妆
文/李阳海
作家肖复兴曾说过:“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经历的年轮愈多,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就越是深刻。这些年,我写过不少的散文,但是有关母亲的文章却没有写过,原因呢,是母亲这部书太厚重、太丰富了,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写起,又生怕自己干涩的笔无法诠释母亲的形象和内涵,因此久久不敢下笔。
今年5月10日的晚上,闺女大包小包进了门,把我和老伴弄了个愣怔。闺女看到我们的架势不对,才告诉我们,今天不是母亲节啦,其它日子不来可以,今天我得必须来。经她这么一说,我们才笑起来……
这天晚上,失眠了。想起了去世快20个年头的母亲,想起了母亲留给我们的遗物。母亲出嫁时娘家陪送的礼物有好几件,这里就说说穿衣镜和梳头匣吧。
(一)梳头匣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时常见到母亲洗完脸之后打开那个匣子,拿出梳子和簪子之类的东西梳理头发。等我稍微大了之后,梳子之类的东西,她就不往匣子了放了,常常是梳完头之后,顺手放在窗台上,梳头匣里却换上了其它的东西:刺绣花鞋帮、枕头顶用的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剪绣花图案用的东西等等。
日月如梭,一晃我考上了古月中学。母亲告诉我,咱们家里穷,除了简单的铺盖,别的没有,你就把这个梳头匣带上吧。当时我很纳闷,于是和母亲说,我一个男孩子,带上这个东西,不合适吧?母亲没有做多的解释,微微一笑说,听妈妈的话,它对你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累点不怕,带上吧。
开学那天,肩上背着铺盖卷,手里提着那个有一尺多长,一扎多高的深红色略显陈旧的梳头匣子。匣子里面除了牙膏和肥皂之类的东西之外,还有甜面和干粮等。
开学之后的一个月,这个匣子的用途渐渐显露出来了,别人的食物几乎全被猖狂的老鼠糟蹋了,而我的安然无恙。这个还是小事,最主要是,快到放假前的那几天,因极度想家有几宿夜不能寐,于是我就怀抱着那个匣子偷偷流泪。这个时候,我才深深感受到母亲让我带这个匣子的目的和用意:匣子不但能装食物,它还能装满思乡的情结,装满母亲对我的深深地爱意,装满她对我的殷切期望……
初中毕业后,我把那个梳妆匣子完好无损地带回家。记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找人做了几件新家具,在上油漆的时候,把那个梳妆匣子简单打磨之后,也上了油漆,看上去就跟新家具一样。这个匣子现在就在我家正房屋子里的写字台上放着,我每次回老家,都认真地擦抹,让它保持干净光滑……
(二)穿衣镜
那个穿衣镜和梳妆匣子的历史都已经有80多个年头了,穿衣镜与梳头匣子相比,保存起来前者难度很大,因为镜子里面的水银受潮后容易脱落,为此,我想过很多的办法。比如过个十来年就用纸认真仔细地把框四周的缝隙糊好。毕竟那时的纸经不起常年的风蚀,发现水银个别的地方有脱落。为此我着急过,惆怅过。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打新家具的时候,用一块三合板代替了原来保护水银的硬纸板,还特意用油漆把四周的缝隙刷了好几遍,油漆厚厚的,严严实实的,直到现在还保存完好。
穿衣镜的框是黑色的,木头挺重的,估计木质错不了。穿衣镜的画面上有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卧着,头朝着人照镜的这面,非常可爱;另外还有两株绽放着的月季花和几个熟透的寿桃,画面很温馨,我们一家子都很喜欢。
忘了是哪一年,有个倒卖古董的,得知我家有个近80个年头的穿衣镜,竟然给出一千元的价格,不用说,我们不卖,把他打发走了。没过几天,那个人又来了,一出口就给出三千元的价格,我们告诉他,你不要再来了,就是给我们一万元,我们也不卖……
八十多个年头过去了,但是,母亲生前的一句话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她说,穿衣镜不单单是用来穿衣打扮的,它还能照出人的精神面貌和不好的地方。母亲是一个标本式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它竟然说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话语,让我们敬佩不已。
不是吗?历史是照亮现实和未来的镜子,所有的镜子,都能照出人间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炎与凉!
我断言,纵使岁月会让我失去很多的东西和记忆,而我深信这两件珍贵的遗物成了我永生不能忘却的纪念,……
作者简介
李阳海,曾用笔名:北山牧人等。河北省平山县人,系河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中语会理事。与人合著(编)《新思路阅读突破》等五十多本教辅类书。还在《语文世界》《语文报》等近百家报刊上发表知识和学术类文章六千余篇。《石家庄日报》等曾报道过他的教研成果。年以来,在《国际日报》《河北文学》《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语文导报》《中国诗歌网》等报刊网站发表散文、诗歌二百多篇,出版专著《枫叶流丹》,任《中国.西柏坡报》副社长,副总编。
协办单位简介
河北万果红酒业有限公司座落于“千年古县”行唐县。千百年来,当地人以山泉水及大红枣为原料,酿造成特色烧酒“枣木杠”闻名遐迩,此技艺已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万果红酒业在传承酿造古法基础上,通过工艺创新把甲醇降至国家标准限量以下,氰化物、重金属含量为零,此工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万果红系列枣酒是“枣木杠”原浆酒,不勾兑任何香精,饮后具有头不疼、口不干、不体燥、不伤胃、醒酒快等特点。
关联阅读
枣酒万果红杯
“乡愁里的河北”主题散文大赛作品展示
(点击下面蓝字,可见具体作品内容)
石家庄篇01正定古碑略记02封龙纪实03榆树04醉美枣木杠05万果红,乡愁的味道06酒香飘千年07藁城三记08梨乡两篇09打房子10想起炊烟起11马踏苏家庄与三苏故里12正定中山路13枣香飘处是故乡14古槐青春15翠岭野趣黄金寨16花竹流水塞北江南17羲皇圣里人祖庙18记忆中的庙会19平山风物20五马山还是五龙山21印象赵州22大爱大沙河23走进凤凰城24卖了被子,去看坠子25正定与丝绸之路26那夜,我睡在龙母的梦里27品尝故乡的春天27赵州桥,你老得真年轻28盘石沟29天桂山上说道观30秦皇古道怀古31市庄两三记32游滹沱河33情深不愿醒34十年寻思觅味道35最后一块胶泥36木刀沟河畔坷垃仗37万果红枣酒38横山湖散记39清丽海棠俏丁香40故乡风物白描41记忆中的九九庙42苍德的由来43又见滹沱河44但爱黄金寨45记忆三章46我的乡土情怀47酒说中山48串门儿
雄安篇01大美白洋淀02白洋淀桥变随想03走进大王看新区03华北明珠“白洋淀”04白洋淀赏荷有感05淀边风情06秋到水乡满眼金
邯郸篇01千年天桥02滏水流虹03又见炊烟04从峰峰煤到峰峰美05白鹤亮翅06随我游大名07石鼓山春行08毛冢高峰9邯郸这轮明亮的乡愁0你从唐朝月光下走来11广府城记12文武之乡,乃成乃安13流淌在心底的河14绵延千年的老街根脉15西石门的花16龙潭风雨17飘落在西河沟的记忆18墙里开花墙外香19野菊20妈妈的豆面汤21悠悠邯郸道22饺子宴23仰望故乡
邢台篇01方等看大鼓02游沙河市王硇村03太行明珠04太行奇峡:一本流水账05红色东野庄06故乡味道07威县,从平原冲出的黑马08且享美食舞青衣畅游碧潭赏古塔09情系天河山10回乡偶记11岐山湖畅想12卢油坊码头秋荷妍13美哉小石河14棉花之美15前南峪感怀16沙河的冶铁文明17难忘农家四件宝18邢台乡愁两章19喝上长江水20白云山游记21和合二仙22我的家乡23又到槐花飘香时24悠悠南和“瓦砾岗”25酸菜26黑豆
辛集篇01美丽乡村朵朵花开02老家的香椿树03对滏阳河的眷恋
衡水篇01味道02走近衡水园03至少还有一颗大柳树04大道低回衡水湖05熊猫走了06那年,那月,那人07冀中明珠:衡水老白干08衡水湖,正版乡愁律动的春潮09神奇村庄要庄
沧州篇01走进青县红木小镇02你听,乡歌嘹亮03天涯风雪林教头04飞翔的“铁驴”05沧海之畔是家乡06刁公楼,崴蕤千年的村庄07望乡08北方习俗两篇09槐花烀饼10富硒玫瑰香11母亲河三换新装12香涛故里香涛园13家乡的枣树林14大运河畔司马庄15红枣故乡16至美善人桥17聚馆散章18我的第三故乡19千童随感20蒿坡消失的古迹21马致远和铁佛寺22舌尖上的变化23传统小吃味道醇24秋深又见石榴红25我们村的砖厂26小城南皮大人文27我眼中的常庄子28家乡的麻子菜29家乡的农田
保定篇01难忘家园02故乡夏日03村边的那条小河04何事吟馀忽惆怅05关汉卿墓追思06家乡的拒马源07大美涿州:锦灰堆08书院莲池09乡愁爬上老槐树10细雨润故园11肥猪肉12古槐13家乡的古长城14枣林秋景醉游人15这道文化景观好亮眼16姑爷宴17除夕瞭年画儿18故乡抒怀19天生桥观瀑20坐石席21糊窗棂22门前的碾子23欲闻轿鼓动地声24白石山日落
廊坊篇01槐花香里忆流年02西王祥03村路的咏叹04记忆三章05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情06小城的肺07小河悠悠寄乡愁08廊坊风物四章09春满牤牛河10香河荷花11记忆,有点甜
张家口篇01舌尖上的宣化02问候家乡03寻访雪绒花的故乡04青山魂05蔚州写生06悠悠皮草情07一路联吟诗意浓08故乡山药粉的味道09梦里水乡康巴诺尔10长梁山上看花急11东方人类的故乡12顺风顺水上苏庄13葫芦河从故乡流过14魂牵梦绕大境门15草原天路随笔16古地杏花红17草原丝绸路上的村庄18欲比西子19老街20乡愁21金河寺的传说22永远安宁的村寨23北国楼兰”开阳堡24秋天,来看金界壕25大美崇礼26永远的冰山梁
唐山篇01漫步在家乡的板栗林02滦河散记03回望河滩04孟家泉,听我歌唱05品读玉泉山06爱你,我的玉皇庙07走近乐亭“三枝花”08在叠翠的秋光里09最美家乡榆木岭10卧龙往事11乡村的脚步12凤凰城三记13散说老酒“徐九经”14浭酒15寻梦白羊关16唐山大地震往事17醋熘饹馇18那年,那戏19庄稼地名字20老街旧事21豆酱飘香22迁安小吃三宗宝23我的小村,我的母亲24那座城,那些人,那些事25旧巷·老屋26那棵枣树,那片枣林
秦皇岛篇01秦皇岛,美的抒情02秦皇岛上访秦皇03三月里的城郭04点将台,你为何还矗立在这里05青龙水豆腐06“石来运转”大冰塘07关城幻古08北戴河散记09那些藏在碣石山里的情愫10慢骚的渔村海岸11山呼海啸第一关12小岛风情13夜居山海关14北戴河看海15烟雨北戴河16山青水秀黄宝峪17吃全羊18四季莲花湖
承德篇01在老家采蘑菇02塞罕坝日出03山里的珍珠04雾灵山上望长城05追梦塞罕坝06瀑河岸边的紫塞明珠07双塔山·滦河水08石门豆腐09家乡的古戏楼10圣洁敖包山11兴隆三章12飞龙戏雪金山岭13塞罕坝14渐行渐远的村庄15神奇双塔山16家乡有个地名“白公雨”17塞外“非洲大草原”18隆冬水墨19金山岭长城20兴隆,我魂牵梦绕的家园21康熙御题的“云谷灵泉”22家乡的大枣23告别炊烟时代24四进青松岭
(参赛作品展示持续增加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