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军区干休所教育整训古筝妈妈俞晓冬退役女

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241845.html

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中国好人”俞晓冬:山娃娃们的“古筝妈妈”

“古筝妈妈”教山娃娃们识乐谱。张军荣 摄

“古筝妈妈”教山娃娃们弹古筝。董金合 摄

□通讯员 于明进

  大爱无疆,人间有情;至柔至美,充塞天地;是为正气,惠泽四方。这是“古筝妈妈”俞晓冬事迹的真实写照。春节前,俞晓冬继高票荣膺“网民首选中国年度影响力女性”后,又光荣当选“中国好人”。

  九年前,俞晓冬在一次例行体检时被查出肺部肿瘤!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并没有让军人出身的俞晓冬一蹶不振。经过最初几天彻夜难眠的深思熟虑之后,俞晓冬作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利用疗养和节假日时间,到父亲当年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金寨,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弹古筝,尽自己所能回馈那里的父老乡亲。

  年6月的一次演出,俞晓冬来到金寨小南京学校,看着留守儿童渴望音乐的眼神,她下定决心,将古筝艺术“种进”大山里的小学。很快,“山娃娃古筝班”在该校挂牌成立。考虑到当地孩子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宽裕,俞晓冬自筹20多万元购置了40多架古筝,在学校建起了一间古筝教室,利用音乐课、课余和周末时间无偿对山村留守儿童进行古筝培训和音乐教育。

  一年中,俞晓冬有多天住在学校,与山娃们朝夕相处,既授琴艺,又教生活,给予他们慈母般的关爱、呵护。孩子们则给予她信任和尊敬,无话不谈,亲切地称她为“古筝妈妈”。俞晓冬的教学专业而严谨,山区孩子们非常勤奋刻苦,演奏技艺进步很快,一批批山娃娃在小学毕业前不仅全部通过全国器乐水平十级考试,还多次参加国内公益演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家长们看到自家孩子因为有了“俞妈妈”的陪伴而健康快乐地成长,性格由孤僻内向逐渐变得热情大方,深受感动。同样,“俞妈妈”整日被山娃娃们健康快乐的笑容所感染,变得更加精力充沛、容光焕发。年7月20日,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山娃娃古筝班”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典礼。俞晓冬以一首送别曲献给山娃娃们,并留下自己的叮咛:“以后不管你们飞多高行多远,请千万记得,世上有个俞妈妈,永远惦记并深爱着你们!”

  俞晓冬的嘉言懿行感天动地,她的事迹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   一家人,30年,爱有源,情更真。曹恒拥军,源于对父母的传承。曹恒的父母曹迎军、倪振娥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十大最美拥军人物。“八一”、春节,夫妻俩带着一双儿女到部队走访慰问,从千里冰封的北国到烈日炎炎的江南,从喀拉昆仑到蓝色海洋,从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宾护卫队,从雪豹突击队、猎鹰突击队到驰聘大洋的“徐州舰”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爱国拥军的种子也深深扎根在曹恒的心里。

  因为深深的爱军情结,曹恒年参军入伍到驻宁某部和海防某部等部队。退伍后,她省吃俭用,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工资去汶川救灾现场、上海岛、赴训练场、进光荣院,关心患病战士,关爱烈士孩子……十多年来,共为边海防部队和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赠送慰问金、慰问品价值50余万元。她和哥哥在邳州武警中队设立立功受奖奖金,激励武警战士爱军精武,武警中队老兵退伍时,她赶去送行,赠送印有“若有战,招必回”的纪念服装。为了支持父母拥军事业,年曹恒与哥哥曹奇一起为父母开设“夫妻拥军网”,开创“互联网+拥军”的新模式,既是爱国拥军宣传平台,也架起了拥军家庭联系部队官兵的桥梁。

  海防某部战士郭振钦是曹恒老部队的战友,不幸身患血液和肿瘤疾病,曹恒与哥哥一起跟他建立了“情感热线”,用关心的话语、贴心的问候鼓励他战胜病魔。年,曹恒从媒体上看到宿迁籍烈士曹冷的英勇事迹,第一时间与烈士的家人联系,向烈士家人送去慰问金,并坚持每年看望烈士的孩子。前不久,曹恒从电视上得知战士杜富国排雷负伤后,第一医院看望排雷英雄……

  “现在正是严寒季节,边防哨所、雪域高原的战友们一定急需护肤用品。”春节前,曹恒要跑多个超市,为战友们采购护手霜、面霜、防冻膏。“战士们大都是90后,我觉得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我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爱他们,给他们送去温暖。”

  去年八一节前,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在南京召开,曹恒代表双拥先进个人发言,她说:没有子弟兵的站岗放哨,哪有老百姓的安宁生活?不论是上高山,还是下海岛,能向子弟兵问声好,代表的是我们普通百姓对人民军队的一份尊崇。

  人物小传:曹恒,江苏徐州人,年2月出生,年12入伍,曾在驻宁某部和海防某部等部队服役,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年12月退役,现在邳州市环保局工作。她不忘军营情怀,热心拥军优属,先后获得年度江苏省好青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等荣誉。年获评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2月25日)

南京“90后”军人张聪一年两立二等功

紫金山/金陵晚报讯(通讯员杨有祥 赵勇)年春节期间,到南京六合区横梁街道雨花石村丁庄组张维明家贺喜的乡邻亲朋络绎不绝。他儿子张聪在部队一年两次荣立二等功的消息,成为雨花石村“朋友圈”中的大喜事!

  生于年9月的张聪,从小向往军营,高考第一志愿就填了国防生,父母见他身材瘦小,怕部队的苦他吃不消,劝他改填志愿,可他却说部队的苦自己一定吃得了,让父母放心。年6月张聪从山东大学国防生毕业正式入伍,那一刻张聪穿着军装美美地给自己拍了张军装照。

  年2月,张聪主动申请参加战区联合战役参谋比武,这是战区成立以来首次全战区优秀参谋人员同台竞技。可在选拔考试时,张聪只获得38名。为了不被淘汰,除了苦练参谋技能外,别人跑三公里,他跑五公里,别人睡5小时,他睡4小时。在第二次淘汰赛中升到了第八名,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又制订了更加“严酷”的训练计划。半年时间,他把轻装3公里成绩从13分钟提高到11分半,武装3公里也由15分钟进入满分行列,最终在战区联合战役参谋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年年底,他被表彰为“百名强军精武标兵”,次月荣立个人二等功。

  年4月,陆军组织首次战役参谋比武。张聪作为集团军推荐选手,始终牢记首长教诲和嘱托,再次开启白加黑、5加2模式,夜以继日筑牢自身参谋技能,最终在比武中稳定发挥,取得三个单项第一、综合第九名、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再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年底又被集团军表彰为“百名强军精武标兵”。(《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2月25日)

省军区直属干休所开展教育整训活动

紫金山/金陵晚报讯(通讯员江晓斌 沈珠雷)2月21日,数百名官兵来到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现场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警示教育课。这是江苏省军区直属干休所开展“四整一强化”教育整训活动的一个场景。

  “坚持初始即严,立起抓建标准,是加强直属干休所建设的有力抓手。”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李光玉主任说,教育整训结合直属干休所实际,采取讨论辨析、知识竞赛、试点观摩、难题会诊等形式,引导官兵坚定信念、严实作风,帮助大家厘清思路、鼓足干劲。他们邀请省军区领导作安全形势辅导,组织观看教育警示片,学习事故案件通报,进一步强化官兵底线思维和安全意识。同时,采取条令法规考核、秩序整治验收、军容风纪检查、队列训练会操等形式,在规范日常养成中培养官兵执行条令责任感和自觉性。

  连日来,直属各干休所严格对照“七个规范”逐项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人人对照“四整一强化”逐条查纠剖析并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南京第1离休所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年度重点为老干部和遗孀办好“十件实事”;南京第28离休所围绕“两高期”老干部服务需求,梳理出7类“老来难”问题,逐一拿出解决方案。新招人员孙婧深有感触地说:“教育整训让我看到了文职人员的标准与要求,认清了老干部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教育整训带来单位面貌一新,受到广大老干部点赞。(《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年2月25日)

南京双拥精彩回顾,欢迎在此点击阅读:

《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来了,请为他们加油

两次护航一次环太,南京海军退伍女兵了不起!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南京媒体合力传播军民情谊

全军官兵(包括离退休军人)来南京都免费乘车啦在雨花台向兵哥哥敬礼的小姑娘找到了!!!

第二届南京军中好人揭晓,发布分享会举行

自主军转干部郭广平:做恩来精神传承人公里隔不断双军人的爱情

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战斗英雄韦昌进的人生启迪

我的芳华笔为枪(金陵晚报双拥周刊)

东部战区与七省市携手推动拥军支前工作纪实

南京挖掘红色和国防资源激励官兵担当强军重任

南京打造铸牢军魂赓续血脉矢志强军的时代课堂

陆军工程大学“爱心向黔进”纪实/好人家乡报道

《中国双拥》杂志回眸辉煌五年点赞南京双拥

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首届“南京军中好人”

首届“南京军中好人”发布分享会及相关报道

8月1日起,军人到南京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

中国社会报:兵城南京,满满双拥正能量

一组老照片,见证南京政治学院40春秋

《南京双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6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