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金陵晚报小记者周刊作文刊登上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01外婆家的草垛

琅琊路小学 五(4)班 邢苏辰 

指导老师:夏颖

在齐齐哈尔的小村里住着我的外婆和两个最亲密的小伙伴。那是我日日思念的家乡,那是我欢乐的天堂。

  在东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黄如麦粒、高如山丘的草垛。那是咱们东北人一年四季烧火的燃料。然而在孩子们的眼里,它是露天的帐篷,是我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集散地。

  瞧,刚吃完午饭的我们便丢下饭碗到草垛集合。路遥和小杰是我舅舅家的孩子,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外婆家门口的草垛不高,我们轻而易举地就登上了“顶峰”。

  刚坐了几分钟,我便一时兴起地对他们说:“咱们不如来打干草吧。看谁把干草打下来得多!”话音未落,只见胖乎乎的小杰扭动着他那胖圆圆的身子,在草垛上滚来滚去,而路遥呢?她正挥舞着一面旗子,像极了一位轻盈的舞者。我也一边用力地拍打干草,一边在上面蹦蹦跳跳。然后把干草往地上送。“哗哗哗”,这干草一捆接一捆地掉到了地上……

  我们玩累了,就倚在干草上,任凭小羊舔着我们的脚趾,小狗咬着我们的裤腿,呆呆地看小鸡在草垛根翻来覆去地觅食。面对着太阳懒懒地享受着阳光的抚摸。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伙伴,这就是外婆家的草垛。这草垛堆积的不仅是一根根枯草,它收集着我童年一丝丝的欢乐和回忆。

02我的女神孙老师

怡馨花园小学 三(3)班 洪曼琳

我的女神孙老师有一张瓜子脸,皮肤非常非常白,人称“孙小白”。她没有留刘海,不过她有瀑布一样的长发,还带着些自然卷,特别的“仙”。大大的眼睛、又长又翘的眼睫毛、还有双眼皮。鼻子又尖又小,笑起来嘴角就往上翘。

  她喜欢我们喊她“小白姐姐”。每一次见面,小白姐姐都会让我和她一起拍照,然后会说“我的阿琳又长高了,又长大了,又长漂亮了……”哈哈。有一次正好逛书店的时候偶遇,小白姐姐问我想买什么书,我说想买学习的书,小白姐姐就买了那本书送给我,让我一定要做学霸级的美女。有的时候我看到她吃饭前把口红擦了,然后吃好饭又把口红涂起来了,真的爱“臭美”!

  小白姐姐就是我的舞蹈老师哦,我自己写的儿童诗《公主爱舞蹈》里面的“老师成女神细心把我教……”其实写的就是她啦!从舞蹈1级到舞蹈9级我都是在女神老师的班上,她一共教了我3年。

  后来因为升入专业舞蹈高级别班,所以离开了小白老师,从此她成了我的小白姐姐,哈哈!真希望我可以变小再回到小白老师班上去。

  不过小白姐姐说她更希望我快快长大,成为真正的舞蹈家!

  亲爱的女神孙老师,亲爱的小白姐姐,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坚持在舞蹈的路上继续前行!

03你猜她是谁?

石鼓路小学 三(1)班 张李宁 

指导老师:刘鸣

你猜她是谁?

  她有一头又长又黑的卷发,深邃的双眸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哈哈!她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主教语文。她那双像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总发现我们天真顽皮下藏着的优点,适当表扬,给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我们都很喜欢她。

  刘老师的课趣味无穷。《世界多美啊》 的作业是让我们装饰一个鸡蛋宝宝,体会父母的辛苦。

  《沉香救母》 是课堂上观看动画片片段。《歌唱二小放牛郎》是用歌舞剧形式上的。《月亮湾》留下了我们创作的画卷……

  刘老师多才多艺。她不但语文课教得引人入胜,二年级还教过我们《道德与法治》。更厉害的是,她美术和手工超好。一次,我们上《司马光砸缸》,她在黑板上“唰唰”几笔,一幅生动的图就出现了。还有一次,同学汤懋迪想考考她折纸,她信手拈来“呼呼”两下,一只霸王龙跳跃在她掌心。

  刘老师的爱无微不至。我头绳断了,披散着头发在同学中玩耍,她走过来帮我扎起马尾辫。季博涛的腿破皮流血了,她及时消毒包扎伤口。

  王博悦发烧缺课了,她利用课间休息帮她补课。她把满满的爱给了我们,却没有时间辅导哥哥学习,照顾年幼的妹妹。

  刘老师的情让我永生难忘。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终有一天回报您的教诲之恩。

04镇江锅盖面

浦口实验小学 六(3)班 王梓妍 

指导老师:徐春达

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选择了去镇江旅游。在游玩了金山寺之后,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吃什么呢?那还用说?当然是“锅盖面”。要知道,来之前我可是做过攻略的。

  走进一家老字号的锅盖面店,我直接点了传说中的锅盖面,等了好久终于闪亮登场了!

  我瞪大了双眼,左看看、右看看:“咦?奇怪了,怎么没发现什么锅盖啊?”“哈哈哈,”妈妈都笑翻了了,“锅盖面是把小锅盖放在大面锅里,然后用锅盖压着面条煮。煮好之后,锅盖就拿走了,只把面条端上来就可以了。”

  “你怎么知道?”我一脸怀疑。妈妈傲娇着,还想故弄玄虚。爸爸忍不住笑着指点我:“宝贝你看,墙上有介绍。”

  我扭头去看,发现墙上写着锅盖面的典故:锅盖面,又称镇江“伙面”。

  传说乾隆下江南,来到镇江的张嫂子伙面店。张嫂子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还被乾隆连声夸赞:“味道不错”。

  故事传开了以后,镇江的大街小巷就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很多家锅盖面店。

  这时,诱人的香味伴着升腾起的热气直往我的鼻子钻。

  我低头仔细端详着我面前的这碗面。只见晶莹的面条浸在酱红色的汤里,红的花椒油、绿的香菜、泛白的肉丝点缀其间,让人看一眼就胃口大开。

  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赶紧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挑起一些面条,缠绕在筷子上,变成一个小面团,然后满满当当地塞进嘴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

  面条滑爽筋道,那滋味真叫一个绝!拌一下面,埋在碗底的底料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肉很嫩很嫩,豆干也很有嚼头。再喝一口面汤:鲜、美、好喝!我把满满一碗面都一扫而光啦!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我心想:太好吃了!这是要长肉肉的节奏吗?

  镇江锅盖面,面好、汤好、味好,还特别实惠,听说已经成功地申报为市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啦!下次来镇江,我一定还要来品一品这镇江的美食——锅盖面!

05学滑冰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二(10)班

 张沐心 指导老师:王雪冰

今天,爸爸带我去滑冰。我有些害怕,就对爸爸说:“爸爸,能帮我租个企鹅吗?这样我就不怕了。”

  爸爸同意了。

  我和企鹅一起滑,我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会滑倒了。再看爸爸呢,他可不怎么会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竟然有一次,爸爸跌倒时大喊了一声“啊——”,我感觉所有人都听到了。爸爸不怕摔,陪着我溜冰,我觉得爸爸太勇敢了。我不忍心看爸爸继续摔跤了,就主动要求当爸爸的”小企鹅“。

  爸爸、我和小企鹅一起快乐地滑了一圈又一圈,我的爸爸学会滑冰了。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06我很想请你吃鸭血粉丝汤

同仁小学 四(1)班 周子琪 

指导老师:陆瑜

菁菁姐姐,时光飞逝,一别几载,我甚是想念。自参观你的家乡冰城——哈尔滨之后,我久久不能忘怀,那里的冬天真是童话般的世界啊!我喜欢那里,但更爱我的家乡——大美南京。南京的风景优美,南京美食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却。多么期盼你能来南京,期盼与你分享南京美食。

  南京美食数不胜数,蟹粉小笼包、状元五香豆、炸臭豆腐干、七家湾牛肉锅贴、如意回卤干、美龄粥、桂花拉糕等等,南京可谓是吃货的天堂。有的人喜欢吃咸咸的盐水鸭,有的人喜欢吃热腾腾的馄饨,还有的人喜欢吃滑溜溜的辣肠。而我,唯独喜欢味道鲜美的鸭血粉丝汤。

  南京人十分爱吃鸭子,不仅鸭肉,连鸭内脏、鸭血都能做出一番文章来。鸭血粉丝汤不论是鸭汤的烹制,还是鸭血、鸭肝与鸭肠的制作,都采用金陵盐水鸭的传统制作方法,把这几样东西的美味发挥到极致,是金陵菜中重要的代表。其制作十分简便,只需将粉丝盛在小竹篓中,放入煮沸的鸭血汤中烫熟后,将粉丝和鸭血汤倒入碗中,再放入鸭肠、鸭肝、葱花、香菜和调味料等即可。小小一碗粉丝汤,却把鸭的美味包含其中。从“鸭血粉丝汤,碗里全吃光”这句话就能知道它的香醇可口。喝一口汤汁,吸一口粉丝,咬一块鸭血,粉丝润滑,鸭血鲜嫩,口味既鲜且香,价廉物美,让人不由得感叹如此世间美味!

  听完了我对鸭血粉丝汤的介绍后,你是否已垂涎三尺?我期待着你的到来,我一定要带你去品尝鸭血粉丝汤!

07立秋

将军山小学 三(4)班 潘籽坤 

指导教师:殷琼琼

今天是立秋,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大地虽然被晒得干枯,可植物却很有生机。小草在干裂的土地上坚挺着,大树像一柄遮阳伞,许多小动物在树上和树下乘凉。清澈见底的池子里,荷叶像一柄柄高举着的大伞,生怕晒伤了在一旁戏水的娇嫩的荷花姑娘。

  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好像在说“好热好热”。

  地面就像一个大烤炉,敲一个鸡蛋放上去都能被晒熟。

  我和奶奶虽然撑着伞,但还是汗流浃背,衣服被汗水浸湿了。虽然这个暑假我已经习惯了这种暴晒,但还是很不舒服,此刻我多想来一碗清凉的绿豆汤啊。

  这可真是最热的一天啊!

08周末趣事

翠屏山小学 三(1)班 王轶霖 

指导老师:刘云

今天,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我看到对面的屋子上有许多鸟儿。我问妈妈:“妈妈,那是什么鸟?”妈妈说:“那是喜鹊。”

  喜鹊们在屋脊上跳来跳去,屋脊就像是它们的舞台。

  舞台有时候也会变成平衡木,它们又在平衡木上做出优美的动作,实在让人看得有些陶醉。

  瞧,有一只我觉得它像是男生的喜鹊,它展开翅膀,像一个风度翩翩的王子穿着燕尾服,而像女生的喜鹊正展开翅膀,像什么呢?

  哈哈!

  答对了,就像小公主穿着黑白相间的礼服。我正看得入迷,妈妈突然说:“你作业写完了吗?”我说:“还,还,还没呢。”妈妈打断了我的观察,所以我只好写作业了。

09街头艺术家

北京东路小学 六(2)班 徐瑗 

指导老师:徐丽娟

一天,我和妈妈看到了一名街头艺术家。

  他身着一件肥肥宽宽的大褂,袖子往上卷了好几道,厚厚地垂在肘部,大褂上早已花花绿绿地沾满了作画用的粉笔末,只能依稀地分辨出原来大褂的棕色,它的色泽一直告诉着人们,它的主人是一个充满沧桑历史的画家。

  他的其中一只裤腿松松垮垮地扎了起来,原来他是一名让人尊敬的残疾画家。只有一双眼睛在经过了岁月的严峻冲刷后变得格外坚定。

  他坐在一个类似滑板的活动木板上,这是他闯荡天下的交通工具,他身旁还搁着一塑料袋的粉笔,但这些粉笔早已磨成了指甲盖大小的粉笔头,只能艰难地攥着作画。

  他要画的是一幅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他对着一幅仅有的黑白打印画稿反复琢磨该如何下笔。

  我在一旁看得有些困惑:黑白的画稿并不能看出着色的部分。可事实并非如此。

  他微微一笑,用白色粉笔在地面上快速地勾勒出了整幅画的轮廓,再用棕色一点点将刚才那层轮廓加粗,逐渐地画出细节:眼睛、鼻子、嘴巴……连头发也一根根一丝不苟地描着,生怕出一点差错,接着,他在手心中放了好几种颜色的粉笔,好用来着色。

  嘿,真是神了!

  那些看起来十分渺小的粉笔经过他的调理,竟一点点释放出了他们独有的强大效果。

  他一层层地涂抹着,不停地用手擦着失误的部分——他要保证这幅画在他心中是完美的。

  看蒙娜丽莎身着的衣服,在咖啡色与高光的结合下变得真实,远远望去,它有了布匹一样的视感,滑溜溜,在太阳的温柔照耀下显得亮闪闪。

  再看那张脸,肉色用得恰到好处,画出了肌肤的软绵和弹性,双眼黑亮有神,温柔地注视着我们,那微笑,更是要把人软成一团棉花,醉醺醺地躺着。

  我站在画旁痴痴地看着,怎么也想不到这是粉笔作出来的画,我甚至觉得,这和卢浮宫里的那幅名画不相上下,而它多了一份少女的朴实与温暖。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可大家都被这惊人的画惊呆了,久久难以平静。谁能想到,这只是一名街头流浪艺术家的作品呢?

  那个下午,城市是热闹的,但到了那个街头,只剩下一片充满惊讶的宁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6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