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摄的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们

我拍摄的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们

文图:何嵘

年我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学习动画,喜欢摄影和学习摄影完全是自修。那年我考上大学,父亲为了奖励我,送给我一台凤凰05相机。这是那种完全手动,没有自动对焦,没有侧光系统的老式相机,和海鸥05是一个级别的。当年父亲告诉我三个曝光组合,也就是大太阳天光圈F16,速度15分之1秒,阴影中用F11的光圈,速度还是15分之1秒,阴天光圈F8或F5.6速度依然还是15分之1秒。接着他又交给我两个黑白富士胶卷(那种自己从电影胶片大盘卷中分装出来的),告诉我:“你自己去拍摄,之后回来我再教你冲洗,放大照片。”

于是我和我弟弟兴冲冲地拿着这台崭新的凤凰05相机,到处去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景物、人物。当年我就是这样爱上了摄影,爱上了胶片。刚开学的时候我是班里唯一拥有相机的同学,于是我就成了班里记录各种事情的摄影师,同时自己也经常和班里的三位男同学一起搞点小创作。

图1《三大男生》凤凰05相机,50定焦镜头,自然光拍摄于年。这是当年我们刚入学不久,一次班里活动在室内,当时外面阳光强烈,从窗户进来的光看似非常亮,我当时因为还属于摄影新手,自己对曝光的知识很有限,于是看到如此强的光线,就判断采用了F16,速度15分之1秒的速度,结果拍出的效果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有很大区别,反而是歪打正着地拍出了点测光的效果。摄影:何嵘

图《老刘和索菲亚·罗兰》凤凰05相机,50定焦镜头,自然光拍摄于年。这是我刚入大学不久的时候,我们班的刘峰宇大哥当时一脸的大胡子,还一周7天总是穿着这件红白条纹的衣服,气质有点某老大的架势,没想到他的宿舍床位上却贴着索菲亚·罗兰的巨幅照片,看来老刘还是有温柔的一面。摄影:何嵘

图3《青春之歌》美90陈廖宇、何嵘、刘峰宇、陈志宏凤凰05相机,50定焦镜头,拍摄于年。我们刚开学的一段时间,我经常和我们班的三位男生一起在他们宿舍里玩摄影,用我仅有的一点摄影知识和他们的台灯拍出了一批有趣的黑白照片。这张就是其中唯一一张有我的照片,其余的都是我拍摄他们三位。摄影:自拍

图4《山崖和女孩》凤凰05相机,50定焦镜头,年自然光拍摄于陕北,我特意选取了我们班两位美丽的女生和大自然山崖之间的对比,来展现自然的伟力。摄影:何嵘

结果我和弟弟就这样自己琢磨着拍摄了第一批两卷黑白胶卷。于是在父亲的教导下我又学会了如何冲洗黑白底片,如何放大黑白照片。首先是冲胶卷,如何将胶卷用暗袋卷入冲洗罐,如何调制显影液、定影液,水温和冲洗时间等的掌握。甚至是如何将低感光度的胶卷当高感光度的胶卷来使用,在冲洗时如何依靠调节冲洗时间或水温来达到强行显影的作用……这一切都是父亲亲手教给我的摄影冲洗技巧。放大照片就更有意思,要在小黑屋子的微弱红光下进行,父亲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教我如何操作,如何在暗光下以最有效的方式裁剪相纸,如何为曝光不合适的底片加光、减光,如何耐心的等待影像显影到合适的黑白关系……每每看着那一张张空白的没有任何影像的相纸逐渐地显现出有趣的影像时,那种神奇感、创造力总是让我激动不已。我就是这样走上了0几年热爱摄影的道路,从此我走上了绘画和摄影的双行线。看到我如此喜欢摄影,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我过生日的时候送给我一套《纽约摄影学院图片摄影教材》,就是这套教材,让我学到了系统的图片摄影知识,并从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经验,锻炼技巧。也许是因为有绘画的功底和从小父母的艺术教育,我的摄影进步很快,很多时候一点也不输给我的那些专业学图片摄影的小伙伴。

图5《美术系刘临老师》,1年拍摄于陕北一处古代遗迹。刘临老师是一位画风儒雅的国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好老师。当年他9岁刚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毕业不久,我们是他毕业工作之后接手的第一个班,他曾是我们的第二任班主任,1年带我们到陕北写生一月左右,是一位非常热爱自然,具有人文关怀的好老师。摄影:何嵘

图6《表88杨青师姐》1年奇诺相机(一种手动相机,是90年代中日合资的品牌),适马70—10变焦镜头,自然光拍摄于北京电影学院A楼楼顶。杨青师姐是一位非常与众不同的人,她有个性、有想法,对艺术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标准。我们在一起合作拍摄了一些我自认为很有意思的黑白照片,这是其中我和她都比较满意的一张。摄影:何嵘

图7《表90刘丹》4年奥林帕斯相机,拍摄于北京。刘丹是我大学时表演系的好朋友,她对朋友热情、仗义,有个性。热爱表演艺术,在专业上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拍摄她的时候为了表现她性格中的叛逆性和个性,我采用了单灯硬光的布光方式,在暗部还布置了专门吸光的黑旗,用以压暗暗部的影像。刘丹虽然学习的是电影表演,但她毕业之后更多的是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出演了很多话剧,也塑造了很多富有个性的话剧舞台形象。摄影:何嵘

图8《摄87张伟民师姐》5年奇诺相机,适马70—10变焦镜头,拍摄于西藏某寺庙。5年我和师姐张伟民两人一起从北京到兰州再到甘南藏区,进而进青海,最后进入西藏多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风摄影和绘画。最后我们返京后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第一个学生摄影、绘画展。当时获得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较高的评价。摄影:何嵘

图9《表93刘孜师妹》为某时尚杂志拍摄,8年拍摄于北京。刘孜师妹单纯、清澈,就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而且她从小学习舞蹈,有很好的肢体控制能力和表现力。因此在拍摄她的时候,我特意选择了非常单纯的白背景,灯光的设计上也越单纯越好,只用了一只大型的柔光箱,让光线自然而然的撒在人物身上,造成一种自然唯美的视觉感觉。尼康F90X相机,胶片拍摄。摄影:何嵘

之后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放弃摄影,从最初的父亲送给我的凤凰05相机,到后来我和弟弟第一次去西藏使用的奇诺(一种手动相机,是90年代中日合资的品牌),再到后来家里的手动奥林帕斯,到8年我自己省吃俭用花费一万五千元购买的当时很先进的全自动相机尼康F90X,到后来年结婚时先生送的佳能D(数码相机),后来的佳能D、5D、6D,我还曾经在摄影工作室中使用过玛米亚、哈苏等10相机和个别大型座机,我一直不改初心,一直热爱摄影。同时更要特别感谢父亲,是父亲教给我摄影最基础的曝光知识和冲印技巧,之后我就一直拿着相机拍摄个不停。我还要感谢我的先生,我们当年就是因为摄影而相识的,他除了一直无条件的支持我的这个非常烧钱的爱好外,还经常和我一起探讨摄影,一起去拍摄。

图10《美术系邓淑民教授》,邓淑民教授是我的母亲,她在美术系任教0余年,主要教授学生色彩静物、风景写生和人像素描等基础课程。她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喜画花卉和风景,尤以花卉综合技法和花卉油画见长。年拍摄于北京,佳能D相机,摄影:何嵘

图11《聚会》87、89同学们在美术系师姐朱鸿家聚会,朱鸿姐是我大学的室友,她非常热情好客,经常把多年的同学聚会到一起,这种聚会无疑使各年级和各班的同学之间增进了感情,也使大家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1《一起画画》,年拍摄于家中。这张照片上的老人是我的母亲,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原教授邓淑民老师,小孩子是我女儿。当时女儿两岁,小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的,看到姥姥画画,于是女儿也拿起画笔一起画起来,不过她姥姥是在画布正面画,而她是在画布背面画。从小我女儿就常常看姥姥画画,我相信艺术的种子是从小就根植于她的心中的,如今她已经快上高中了,她也励志要从事美术,我想这一定是源自遗传基因的强大,更是一种爱的传承。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13《COS一族》动画学院年会,年佳能D拍摄,COS这种表演形式是当代喜欢二次元和动漫的年轻人特别喜欢的一种表演形式,动画学院的学生们最擅长此道。摄影:何嵘

图14《著名导演谢飞教授和学生们》,谢飞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资深教授,也曾经是北京电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其代表作有:《邻居》、《我们的田野》《湘女萧萧》、《本命年》、《黑骏马》等。我家里有一本他送给我父母的《沉静之河》(谢飞研究文集),是一本谢飞老师电影作品的研究文集,我正在看,感觉受益良多,也体会到他们那代人的很多价值观和艺术观。年是我们学校65周年校庆,当时来了太多的校友、师生,大家无比兴奋,很多多年未见的老校友、老朋友能够见面十分欢畅。谢飞老师更是学生们非常热爱和敬重的老师。我正好也在现场,虽然我没有抢到正面的拍摄位置,但我认为拍摄这种大场面不一定非要正面,其实这种微侧面,大家不看镜头的拍摄角度反而是更自然的角度。佳能D,4——变焦镜头拍摄,摄影:何嵘

图15《老院长刘国典教授》,刘国典教授是我国著名电影摄影家,电影摄影教育家。刘院长是我当年上学时期的老校长,他无论对同事、老师还是学生都关怀备至,为人非常热情,总是精神百倍,笑口常开,是一位我们无比敬重的师长。佳能D,4——变焦镜头拍摄,采用长焦端远距离抓拍。因为在远距离拍摄,被拍摄之人表情和动作也都更加自然松弛,另外刘院长脖子上的红围巾更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正与刘院长热情的性格非常相符。摄影:何嵘

我一直想那些我从小就认识的艺术家们和我大学的老师们,他们很多都是那种特别有风采,有个性、有内涵的人,在我的眼中他们真是太有魅力了。但由于其中大多数并非是演艺人士,他们很多都默默奉献和耕耘了一辈子,而随着时光的流失,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和我父母一样在一天天的变老,还有很多和我父亲一样由于身体的原因,早早地就离开了。我就是希望作为一个学生,一个晚辈,在不打扰这些师长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他们,定格他们,哪怕只是一个美好的瞬间。

图16《表演学院王淑琰教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王老师为人热情、真诚、开朗,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著有:《影视演员表演技巧入门》等著作。这张照片是我在校庆65周年的活动中,趁王老师正在和另一位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抓拍的,这种抓拍的手法避免了被摄人物因为摆拍,或注意到相机的存在而产生的呆板状态。佳能D,4——变焦镜头拍摄,摄影:何嵘

图17《导演系许桐均教授》,他是导演系资深教授和影视剧导演。创作过多部电影和大量电视剧,获奖不断。电影代表作:《樱》、《邻居》、《珍珍的发屋》、《艾滋病患者》等。他的创作以简练、粗犷著称,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作品中洋溢着一种喜剧的色彩。佳能D,4——变焦镜头拍摄,摄影:何嵘

图18《表78张丰毅师兄》,张丰毅是我们的大师兄,他作为文革之后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本科招生以来的首届学生,这个年级和这个班都出了无数的人才。我作为小师妹,可以说几乎是从中、小学时代就看着大师兄的电影长大的。他的表演给我很深的印象,其中有:《城南旧事》、《骆驼祥子》、《霸王别姬》等。这张照片是在校庆65周年现场用长焦镜头抓拍。年佳能D,4——镜头拍摄。摄影:何嵘

图19《美78尹力师兄》,尹力师兄是我们美术系的大师兄,他们78届是北京电影学院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人才济济。其中最著名,也是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摄78的张艺谋、顾长卫;导78的陈凯歌、李少红;表78的张铁林、张丰毅等。而那些不是出自导演系的著名导演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位出自摄影系的师兄外,最多的恐怕就是美术系了。尹力师兄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他的电影代表作有:《我的九月》、《杏花三月天》等。他还是第十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与他同班的美术系导演还有:《葛老爷子》、《宰相刘罗锅》、《咱爸、咱妈》的导演韩刚老师;《红河谷》、《战争子午线》、《黄河绝恋》、《紫日》等的导演冯小宁老师;《那山、那狗、那人》、《蓝色爱情》的导演霍建起老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美术,《哗变》、《烈火金刚》、《凤凰琴》、《混在北京》的导演何群老师等。可见并非只有毕业于导演系,才能当好导演,导演是一个需要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工作,需要对生活、对人性、对诸多事物有着自己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的职业。这张照片是在校庆65周年现场用长焦镜头抓拍,年佳能D,4——镜头拍摄。摄影:何嵘。

图0《北京电影学院三位老教授》,左起美术系邢正教授、中间导演系江世雄教授、美术系何宝通教授。三位教授都是电影学院的资深老师,三位老师除了教学之外还都在绘画、导演、和电影美术等领域都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绩。邢正老师是著名的油画家,画风豪放,色彩老辣;江世雄教授为人热情、能干,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导演,这张照片上三位老教授手中的那张海报据说是当年江老师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舞恋》的,而那两位美术系的老师正是那部电影的美术设计师。校庆65周年的时候,江世雄教授特意将珍藏了多年的电影海报带来与两位合作者合影留念。何宝通教授更是著名的电影美术设计师,代表作电影《我们的田野》、《末代皇帝》,电视剧《三国演义》等的美术设计师。年佳能D,4——镜头拍摄。摄影:何嵘

图1《老友相见》,电影学院65周年校庆中的林洪桐教授和邢正教授,左是林洪桐教授,他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资深教授,中国电影编剧、导演、表演教授。专著:《电影演员的魅力》、《银幕技巧手段》、《银幕美的历程》、《电影表演艺术》等,年获得国务院授予的“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编导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还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演员,比如:蒋雯丽、许晴、刘奕君等。右边是美术系邢正教授,他是著名油画家、电影美术教授,他的画风潇洒、豪放,色彩特别强烈,画作独具个性。两位老教授显然是很久没有见面了,我采用低角度拍摄更能突出两人握手的一瞬间分外开心和无比激动的心情。摄影:何嵘

图《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刘汁子教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原副系主任。刘老师热情、爽朗、幽默,几十年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表演人才:徐静蕾、刘孜、陈坤、黄晓明、何琳、姚晨等都是他的学生。学术专著:《电影表演控制论方法》,并在国内发表专业论文达30万字。5年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教学最高成就奖——金烛奖。年,佳能D拍摄于校庆65周年,摄影:何嵘

图3《我们毕业啦》动画学院13动艺班所有同学,作为动画学院的外聘教师,我第一学期来教的班级有1动艺和13动艺两个班,在我教授的动画学院各年级班级里13动艺班给我很深的印象。他们班班风很正,同学们无论男女都很单纯、努力,充满青春的活力和创作力,每个同学都才华横溢,这是我教过的所有班级里我最欣赏的班级。教与学时只有老师热爱你的学生,学生积极配合老师,教学相长,这样才能形成最好的教学氛围,也才能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爱我。年佳能6D拍摄于学校A楼下。摄影:何嵘

图4《我们爬上了成功的金字塔》动画学院13动艺班所有同学,这是从我还作为学生的时候起,校园里就有的一座代表着学术水平高度的“金字塔”。13动艺班的同学在电影学院学习了四年转眼就要毕业了,全班在这座学术金字塔上留影无疑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我祝福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国家动画事业的栋梁之才。他们是我心爱的学生,也是我国动画事业的未来。年佳能6D拍摄于学校A楼下。摄影:何嵘

图5《毕业留影》动画学院13级的四位女同学,她们各个都是小才女,每个人的毕业设计短片都非常有特色,特别是左二(后排)的付佳艺,她当年的毕业设计短片《成长的蓝》非常出色。讲述了一个学习艺术的女孩子为了艺术创作去售楼中介公司体验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片。为了设计和创作好这个片子,佳艺同学真的是自己利用暑假到房产中介公司体验了一个多月的售楼生活,她的短片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在房产中介公司里见到的社会中各色的人等,以及同事前辈对年轻人的关怀和爱护。还有就是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严酷生存现状。该片获得了很多动画电影节的奖项。她的短片很好地将现实主义题材与艺术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且也展现了她高水平的动画技巧。我曾经是教授过她场景设计的老师,对于这个美丽娇小,充满正能量和艺术气息的女孩子很是喜欢,祝福她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再接再厉,做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年佳能6D拍摄,摄影:何嵘

图6《14电脑动画班》这是我教过的动画学院14级电脑动画专业的学生们,他们班的学生们思想活跃,热情上进,很多人都有很好的基本功。毕业不久班里就有几位同学成为业内的动画导演,作品深受年轻人的欢迎。虽然这些作品还不是很完美、成熟,也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但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呢?谁的作品都不是一开始就成熟的,我相信他们只要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定会是未来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有:《让我们烧吧!!》、《仙王的日常生活》、《我开动物园那些年等》。加油吧!坚持自信的走下去,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成功!年拍摄于动画学院年会。摄影:何嵘

我的拍摄题材其实是比较宽泛的,也可以说是见什么就拍摄什么,但我个人认为自己最擅长拍摄的还是人物。年轻的时候,我更喜欢拍摄时尚和时装摄影,因为谁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拍摄美女和帅哥,这个太正常不过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很多事物的理解也开始有些微妙的变化。

记得我最早出现想拍摄老艺术家的想法大约是二十四、五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我已经去过西藏两次,拍摄了一些民俗作品,也和我的师姐电影学院摄影系的高才生张伟民一起在北京和郑州举办过两次西藏摄影和绘画艺术展。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很多观众和老师的认可,也参与了一些摄影的组织,比如莱卡摄影俱乐部。当时也有很多摄影界的前辈,杂志及媒体的朋友很鼓励和欣赏我的作品,曾一度鼓励我去做职业摄影师。但因为种种原因和自己本身的专业是动画,我的工作也一直非常繁忙。最终还是放弃了走职业摄影的道路。但是我依然会利用各种机会拍摄我喜欢的任何景物和人物。

图7《聚会》年87级各系师姐、师兄大聚会于北京,我当时被邀请一起去聚会,并为他们拍摄了很多聚会上的照片。这些师兄、师姐们虽然都已经毕业将近30年了,也都在各自领域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依然如少年般轻松、自然和热烈。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8《好姐妹》,这是在87级的大聚会上四位分别来自文87、摄87、美87、导87的师姐,她们正在合影自拍,我抓拍了这个美好的画面。左起文87邹培英、摄87张伟民、美87朱鸿、导87陈苗。其中后三位曾是我大学一年级的室友,在那同住的一年间她们每一个都对我非常爱护和关心,如同大姐姐一样。而毕业这么多年我们依然是好姐妹,好朋友。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9《动画学院客座教授浦稼祥先生》,上海美影厂著名动画导演浦稼祥先生是《大闹天宫》中土地爷和二郎神的原画设计师。是我上大学时被学校请来教过我们的动画专家,浦老师为人正直、热情、低调。是一位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来因材施教的好老师。他还是一位资深的动画艺术家和动画教育家,几年前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我们动画90班的全体同学和浦老师一起设立了钱家骏奖学金。旨在纪念浦稼祥先生的老师上海美影厂著名动画导演钱家骏先生,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动画学院的青年学生勇于创新和创作出更多、更有新意的动画作品。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30《演员曹翠芬大师姐》,曹翠芬老师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本科学习,年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参演过很多影视剧和电影。是我上大学时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学院奖表演奖的得主。获得过华表奖、飞天奖等一系列表演奖。代表作:《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二姨太。还在《南征北战》、《黑三角》、《伤逝》等电影中都扮演过重要角色。曹师姐的表演自然、朴实,塑造了很多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她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电视剧里都是在扮演角色,而绝不是在演绎她自己。00年佳能D,17——55F.8镜头,拍摄于校庆70周年庆典。摄影:何嵘

图31《录89王丹戎师兄》,这张照片是在校庆70周年庆典,同时也是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的颁奖典礼上拍摄的,王丹戎师兄获得录音大奖。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学院奖在1年举办,中间由于各种原因中断了8年,00年终于迎来了第二届,当天无论是颁奖的老师和嘉宾还是获奖者大家都感慨万千,因为很多人等待这个奖项一等就是近30年。上学的时候他是高我一级的师兄,曾是学校中的活跃分子和高才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电影声音制作,是国内著名的声音指导、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艺术总监。代表作:《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流浪地球》、《建党伟业》、《夜宴》、《无极》、《集结号》等还有动画片《兔侠传奇》等。是获奖无数的录音师。佳能D,17——55F.8镜头,拍摄于校庆70周年庆典。摄影:何嵘

图3《周冬雨小师妹》,周冬雨作为我们学校表演学院的小师妹和我可以说没有丝毫的交集,我是从张艺谋大师兄的电影《山楂树》中认识她的,当时只感觉这个孩子确实有那个时代的淳朴劲儿和单纯感,也许当时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看好这个毫无电影经验的小妮子。但没想到几年之后她竟然在各种影片和电视剧中大放异彩,我想这与她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四年的学习和训练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她个人奋斗努力的结果。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在北京电影学院这个美女如云的地方,她自身的外在条件并没有什么优势,要能够争取到好角色,那就要能吃苦、要有真本事,要有灵气和创造力,总之周冬雨做到了。祝愿她在演艺事业上的路越走越宽,也祝愿她塑造出更多有特点、有个性的人物角色!00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33《导87级的同学们》00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34《导87管虎师兄》,00年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35《三位校友三位导演》左起管虎导演、王小帅导演、王瑞导演,同时王瑞导演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系主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无需我过多介绍,大家都知道这三位导演是现在第六代导演中非常活跃的人物,也是出了很多好作品的电影导演。比如:管虎导演的《老炮儿》、《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八佰》、《 》等;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地久天长》等;王瑞的《离婚了,就别来找我》、《白云之下》等,这些都是非常有分量的作品。佳能D拍摄,摄影:何嵘

图36《演员黄渤和他的老师徐燕教授》佳能D,17——55F.8镜头,拍摄于校庆70周年庆典。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黄渤,近些年他塑造了一系列荧幕上风趣幽默的小人物形象,给影视表演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大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台词老师徐燕女士。徐老师一直为人低调,但她是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译制片导演,曾作为译制片导演了34部外国影片,参与配音的电影和电视剧达0多部(集),译制片代表作:《珍珠港》、《阿甘正传》、《乱世佳人》、《修女也疯狂》等。徐燕老师美好的声音,已经深入人心,观众在记住了角色的同时更记住了徐老师的声音。我之所以选择这张照片,正是看中了黄渤对徐老师毕恭毕敬的样子,而且当天他也在台上说自己当年在接受徐老师教导的时候,老师就如母亲一样对待他们每一个学生,每天一大早6点就提前先到场等着他们出晨练。我感觉一个人不管您日后成为了多大的腕儿,也一定要记得当年教授给自己知识的老师,这就是不忘初心,尊师重道!这就是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的校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摄影:何嵘

这里展示的只是我拍摄母校师生的很少一部分照片,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我的照片水平是很有限的,但我还是希望与大家分享我的这些照片,我希望用我的镜头记录下师生们在不同场合、不同年代的美好瞬间。也许很多年后大家看到这些照片时会会心一笑,我就很满足了。

最后我非常感谢母校给予我电影意识的培育和艺术氛围的熏陶,同时也非常感谢文学系刘一兵老师对我写作的不断鼓励和大力支持。总之一句话,感谢我的老师们,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支持我的校友们!

00年1月30日美90何嵘于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bbzz/2206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