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金陵晚报小记者周刊作文刊登上

让我感动的一个人

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谢江东指导老师:姚芳

暑假的一个中午,我跟妈妈从外地旅游回来,走到单元门门口,看到一个穿蓝色制服的人正在按门禁准备上楼。我再定睛一看,原来是饿了么外卖小哥。只见他满头大汗,皮肤黑黑的,一看就是送外卖被晒的。衣领早已湿透了,嘴巴还有一点白,一看就是连水都来不及喝,汗都滴在了地上。

见此情景,我赶忙掏出门禁卡,帮他打开了防盗门。我跟妈妈刚打开门禁,外卖小哥就从我和妈妈之间风一般地穿了过去,说了声谢谢,一溜小跑就上了楼。

当我坐电梯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只见这个小哥站在我们家对门,拿出外卖盒,边敲门边说:“您好,您的饿了么外卖到了。”这时候,对门走出来一位女生,她从外卖小哥手中取过外卖,转头放了回去,又从家里拿了一杯冰可乐,边递边说到:“这么辛苦,喝瓶水吧!”外卖小哥再三推辞,她硬是将可乐塞到了外卖小哥手中,说到:“一点心意,请收下吧。”外卖小哥连声说着谢谢,打开瓶子,将它一饮而尽,又迅速地跑下楼了。

水是凉的,人心却是温暖的!我被这一幕温馨的场景感动了。外卖小哥不仅要在烈日下送外卖,有时候还要被人责骂。这位邻居却给他一杯可乐,这是多么友爱的场景啊!

喂鸽子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三(10)班邹梦瑶指导教师:赵全香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来中山陵音乐台喂鸽子。音乐台的鸽子真多呀,有白色的,有黑色的,也有灰色的。鸽子的头小小的,嘴巴尖尖的,有的鸽子体态轻盈,有的则胖胖的。鸽子的爪子跟鸡爪类似,足迹像竹叶。

我先倒出一些鸽食放在手上,然后蹲下来,很快,一群鸽子飞过来争抢食物。先飞来的鸽子,紧紧地围在手边,占据了优势的位置,头也不抬,尽情地吃着。而最后飞来的鸽子,可就惨咯!它们站在了最外面的地方,只能伸长脖子,勉强吃到一两颗。吃完后,还迟迟不走,眼巴巴地看着食物袋子,好像要吃光才肯罢休。我又倒了一点鸽食在手上,站起身来,张开双臂,鸽子立刻飞到我手心上来吃,一只,两只,我的手心被鸽子啄得有点疼,胳膊有点酸。吃完后,它们东张西望,寻找着新食物。

要离开了,我的胳膊被鸽子抓得“伤痕累累”,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痛,反而觉得玩得很尽兴,很开心,期待着下次再来看这群小精灵们。

雨花台风景区的四季

雨花台实验小学二(10)班张裕臣指导老师:王雪冰

我的家乡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离我家不远,我常去那里散步。春天,梅岗的梅花盛开了,远看像朵朵彩云,美丽极了!迎春花、杏花、桃花也陆陆续续盛开了,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跳起了长绳,踢起了足球,打起了羽毛球。有的小朋友在玩躲猫猫,有的小朋友在仔细观察大树,他们在找柳树姑娘新发出的嫩芽。夏天,妈妈带着吊床,把它拴在两棵大树间,我和弟弟就轮流躺在吊床上荡来荡去。外面很热,可是我们找到的这片小树林为我们带来了清凉,我和弟弟玩着玩着就常常一起不知不觉在吊床上睡着了。秋天,雨花台的景色就更迷人了!纪念碑前用黄色鲜花摆出了“信仰”两个大字,台阶下的两侧也分别用鲜花摆出了“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冬天的雨花台,雪后就成了我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好场所。一年四季,雨花台都有着不同的美丽景色,我爱雨花台风景区。

一次探险的尝试

共青团路小学四3班曹雨萱

指导老师:张彩虹

一个晴空万里,阳光四射的清晨,我和我的妈妈来到了马仁奇峰景区。开始了我们的一次探险尝试。

我们到了景区看见了来来往往的人群,往上看在两座山的中间有一座长长的大桥,那桥建得无比的高,在山下看上面的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当时我在山下心里就有一点忐忑不安。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来到玻璃栈道的门口,只见人山人海的人群依次排队往里走。我们到了玻璃栈道上,透过玻璃往下看,是一颗颗长在山壁上的树,越看越觉得要摔下去。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生怕玻璃瞬间破裂了、、、、、、、、我们手拉手,我的另一只收紧紧地抓着旁边的扶手。接着我们来到了玻璃桥上,这个玻璃桥可比玻璃栈道要恐怖多了。

走到玻璃桥中间的时候,你就会听见“咔嚓咔嚓”的碎玻璃声音,在走的过程中整个桥都在猛烈地晃动,感觉随时都要坍塌了,往下看是万丈深渊,恐高的朋友一定会被眼前的一幕给吓晕倒的。不过最终我还是战胜了心理的恐惧,顺利地走到了桥的尽头。

通过这一次探险我明白了,做人就应该勇于去挑战自己,如果你不去挑战自己的话,你都不知道世界有多精彩,有句话说的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精彩!

学游泳

瑞金北村小学三(5)班柴路

指导老师:杨义凤

暑假里,妈妈给我报名了游泳班,刚开始听到要学游泳,我又期待又紧张:游泳池里的水深不深?我会不会在水中憋死?教练凶不凶?我的脑子里蹦出了许多问号。

第一次上课,到了游泳馆,我换好泳衣冲洗一下就来到了泳池边。我看到泳池里的水清澈见底,蓝蓝的,下了水我发现水位正好到我的脖子位置,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妈妈带来了教练,他长得又高又瘦,面带微笑,说话很温柔,我的心情更加放松了。教练首先教我如何憋气,他说先用嘴巴吸气,然后憋住把头埋入水中,坚持十秒后再把头抬起来,把嘴里的气吐出来。这个动作很简单,我一下子就学会了。

接下来教练教我如何换气,同样用嘴巴吸一大口气,把脑袋埋入水中,在水中用嘴巴慢慢吐气。吐气的时候我看到一串串的泡泡快速向水面跑去,很有趣。在水中吐出百分之八十的气后立刻抬头吸气。一开始吐泡泡时我总会不小心呛水,喝了好几口水,很不舒服,都想要放弃学习了。但是教师不停温柔地鼓励我,他说:“你学得挺快的,再坚持一下很快就学会了。”受到鼓励,我又坚持练习了十几次,终于学会了换气。

后来的几节课我逐步学会了手和脚上的动作,天天都去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终于可以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啦!真开心!

捉蟹记

雨花外国语小学四(8)班李雨辰指导教师:周莉

国庆假期,妈妈带着我去舅舅家塘里捉螃蟹。天黑了,舅舅找来了手电筒和手套,挑着两个大大的深桶,我们出发捉螃蟹去喽!

刚走几步,我就发现一只大大的螃蟹在吐泡泡玩,我立马跑上前,用脚轻轻踩住了它,可是看着它两只乱挥舞的鳌在耀武扬威摆动着,仿佛在向我示威。我害怕了不敢抓,生怕被咬到,于是只好大声向姐姐求救,姐姐毫不犹豫从我脚下抓起了螃蟹。看着姐姐熟练的样子,我问姐姐有没有被螃蟹咬过,姐姐说开始捉时被咬过几次,可速度快一点捉就不会被咬了,晚上的螃蟹在灯光照射下反应慢。听了姐姐的话,我顿时感觉有信心起来,这时又一只螃蟹从我脚边爬过,我飞速的上前踩住,按照姐姐教我的办法,提起一条腿就往桶里扔,姐姐在旁边看到了,立马跟我说,不能只抓一只脚,要几只脚一起抓,螃蟹劲大,挣扎的话脚容易断。看来这逮螃蟹的讲究真多啊!

随着天越来越黑,螃蟹越爬越多。姐姐速度飞快,一手提一只,飞速地来回奔跑。我也一脚踩一只,一手抓一只,十分威风。我们越捉越勇,不一会妈妈的桶就满了。在我们正享受这刺激的战斗时,舅舅喊道:“不用抓了,回去啦,螃蟹装不下啦”,我扭头一看,两个深桶已经满了,不断有螃蟹从桶里潜逃出来。我有点小失落,不想停下来,可是看着他们都回头了,只能依依不舍地跟着大队伍回去。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捉螃蟹实在太好玩太刺激了。回家的途中,妈妈答应我下次有机会一定再带我来抓螃蟹。

博物馆奇妙之旅

石鼓路小学四(2)班孙子邱

周六,我跟同学们来到了秦淮区博物馆,开启一段博物馆奇妙之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珍贵的文物,还亲身参与到文物的修复工作中,这段体验即好玩又有意义。下面就让我给你们一一道来。

文物是无价之宝,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很少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流传于世的珍贵文物会越来越少,爱护文物人人有责。我们边走边看,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这些珍贵文物的来历,了解到了这些问题的价值,跟了解到了文物修复的重要意义。

按照参观路线大开眼界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修复文物了,我很是期待。首先,我们带上了手套,将像水一样的石膏调绸,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需要非常的耐心和仔细,很多人就是在这一步出了问题,导致了后续步骤的不稳固。第二步我们将事先做好的模型放好,将调绸的石膏均匀的涂上去,指导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均匀,有的同学耐心不够没有涂均匀,麻烦开始了,有的人因为涂抹不够均匀,石膏干了之后有裂缝,或者不牢固,一碰就掉。我小心的按照步骤弄好,在风干之后,小心的用水清洗,磨平。看着手中修复好的杯子,我很开心。

在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了文物的珍贵,懂得了要去爱护文物,希望每件文物都可以得到妥善的保管,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爱护文物,珍惜文物,加油!

难忘的博物馆之旅

石鼓路小学四(2)班刘梓悟

这个暑假,我去了坐落于明城墙集庆门城楼内的钰源泉博物馆参加“在博物馆里体验”主题活动。一大早,我就来到城墙脚下,等同学们都陆续到达,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带着我们爬上城墙,开始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展示着各个朝代的陶瓷器及玉器,每一件都造型精致,精妙绝伦。

紧接着,老师带着我们进入“技艺传承—文物修复”环节,我们按照老师讲解的修复文物的方法,开始修复一只破损的杯子。我先把洗手液涂到一块陶板上,再把陶板挂在杯壁上,然后搅动石膏液体,让它变得浓稠些。最后,我把浓稠的石膏涂在了缺口上。现在,静静地等待石膏凝固就行了。等待可真漫长,石膏终于成了固体。我小心翼翼地拿开陶板,只见石膏补在缺口上,好像从未破损过一样。只差最后一步了!我把粗糙的砂纸撕成小块,在修补处反复打磨。呀,简直天衣无缝!我捧起杯子,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兴奋极了。

通过参观博物馆和修复文物的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南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留给南京的遗产实在是太丰富了!我热爱南京,长大后一定要把南京这座古城建设的更加美好!

集庆门里有洞天

石鼓路小学四(2)班罗紫琳

晴空万里的一天,乘坐滴滴专车,穿过秦淮河,我早早的来到集庆门城墙边,等候着雏鹰假日小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钰缘泉博物馆赏文物、修瓷器。

一进入博物馆,就感到一阵凉风袭来,与外面的炎炎烈日截然不同。从城墙里面抚摸着带有一丝潮气的砖墙,大家的小脑袋到处张望着,在小伙伴的惊叹声中,我们钻进了城墙的肚子里,老师告诉我我们,脚踩的地方就是城墙的门洞,门洞底下则是车水马龙的非机动车道,真的是匪夷所思。

随着老师的娓娓道来,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没想到这小小的博物馆里别有一番洞天呀。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转了好一圈才参观完许许多多古色古香的文物。里面不仅包含唐宋到明清时期的瓷器文化,而且还有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器文化。

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修复文物环节。一下楼,就看见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有些心急的小伙伴已经开始研究起了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橡皮碗,我也早已跃跃欲试,想要立即开始修复。老师讲完要求和方法后,就给大家分发了重要材料:石膏。让我们忍俊不禁的是,这石膏其实是牙科医生专门用来补牙的。一拿到材料,我就立即按照老师的方法开始不停地搅拌石膏,想让它尽快变成奶油状。可是我卖力地搅了好半天,石膏却一点也没有变稠的意思,反而更稀了些。正巧,老师端来了一碗没有人使用的奶油石膏,准备给没做好的同学用。我心想:或许我可以先用做好的石膏,把我自己的石膏晾一晾,说不定它一会儿就凝固了。便马上停下了无止境的搅拌,开始修复瓷杯。不一会儿,我的石膏也真的变成了奶油状,旁边的同学也纷纷效仿,停下了无意义的搅拌。很快,我就修好了瓷杯。我等它干的太慢,又有些无聊,便画蛇添足地完善起了它的边边角角。不料石膏并未干透,我一不小心弄巧成拙,只听“咔嚓”一声,一小块石膏掉了下来。唉,我只好重新来过,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原样。

虽然我的瓷杯和一次性成功的同学比并不完美,但毕竟是自己好不容易修复好的,所以也让我爱不释手,十分珍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文物古色古香的美丽,也知道了工作人员修复文物的不易。让我们用心去欣赏与保护文物的美丽吧!

博物馆里的体验

——记参观钰缘泉博物馆有感

石鼓小学四(2)班许曦文

说起南京的博物馆,大家首先会想到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云锦博物馆等等。然而你们知道吗,在南京也有着一些别具匠心,历史悠久的小型博物馆,它们也许并不那么出名,但当你走进它,才发现这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钰缘泉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

钰缘泉博物馆坐落于南京市秦淮区集庆门城楼内,它的宗旨是:保护、弘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这个暑假里一天,我们石鼓路小学四(二)班金梧桐雏鹰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就来到了这里参观学习。这里陈列的大多是唐宋到明清时期的瓷器,以及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器文化。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同学们观赏了大量的古代瓷器精品,原来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华夏祖先就已经在使用玉礼器了,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已经发现并传承了数千年。这里每一件收藏的瓷器玉精品,都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东方艺术独有的魅力!

说到文物,这次活动还有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参加文物修复活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第一次尝试动手修复文物(复制品)。别看只是给瓷器做修复,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同学们一点点地粘补、一点点地打磨,直到将一件件破损瓷器恢复原貌,大家都感到十分有成就感。

文物需要我们去发现和保护,同时也传承着一种时代精神。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金梧桐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们,不仅观赏和了解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瓷器文化,更亲身体验了文物修复工作的意义所在,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风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bbzz/2206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