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石家庄大兴纱厂这位女工她在72年前

留着齐肩短发,穿着左开襟布衫,腰里系着腰鼓,开心地舞着,跳着……72年前,石家庄大兴纱厂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妇女工人登上了《新中国妇女》杂志的创刊号封面,表达新中国对劳动妇女的赞美。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感动省城十大人物、河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王律向本报展示了《新中国妇女》杂志的创刊号,他认为这件藏品非常有意义,是挖掘填补石市红色历史的一个亮点,可以进一步增强省会市民的自豪感!更是为“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奉献的一份大礼。

大兴纱厂女工登上《新中国妇女》创刊号封面。

大兴纱厂女工

登上了《新中国妇女》创刊号的封面

  

王律向记者展示的《新中国妇女》杂志是一个合订本,包括年7月20日的创刊号及第二期到第六期,杂志的纸张已经泛黄,但保存完整。目前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一楼正在举办“王律珍藏红色妇女运动展”,这作为一项重要展品在其中展出。据介绍该展览从3月8日将持续到3月底。

创刊号的封面是载歌载舞庆祝解放的一位石家庄大兴纱厂的女工,年龄二十多岁,留着齐肩短发,穿着对襟棉布衫,腰里系着腰鼓,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封面上写着:“石家庄大兴纱厂女工庆祝解放!”

扉页内,有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朱德总司令也为创刊号题词:“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王律介绍说,年4月,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大会提出“要办一全国性的妇女刊物”。为此,全国民主妇联筹建新中国妇女杂志社,并将延安时期的《中国妇女》杂志更名为《新中国妇女》杂志,于年7月正式发行。任命沈兹九、罗琼为总编辑。

“石家庄大兴纱厂女工登上《新中国妇女》的创刊号封面,这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石家庄的红色历史。”王律表示,这位女工是谁?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场景?我们急需知道其背后的故事。

  

劳动妇女建构着新中国初期的妇女新形象

  

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新中国妇女》是建国初期唯一的一份以连接政府与妇女、以妇女为读者、以解决妇女问题为主旨的国家级综合刊物。它把视角对准了劳动妇女。

“而这位大兴纱厂女工成为当时劳动妇女的代表。”王律表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封面《石家庄大兴纱厂女工庆祝解放》中的女工穿的是一件旧式左边开襟的短衫,这种旧式的左边开襟衫是当时解放区妇女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女工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在《新中国妇女》创刊号中,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题词反映出领导层对于妇女工作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由抗战时期的男女同心协力抵御外辱共求解放转变为妇女参加工农业生产,争取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王律表示。

王律指着杂志中《论劳动妇女》一文说,“该篇著作明确了社会主义劳动妇女的阶级身份与社会地位:‘劳动妇女、妇女工人和农民是工人阶级的伟大后备军。’年第10期杂志又发表《何谓劳动妇女,何谓知识妇女与职业妇女?她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认为知识妇女中还有一些人受到旧文化思想的束缚,还需要改造,同时对劳动妇女进行了肯定。”

《新中国妇女》月刊起止时间应为年7月至年底。年1月,《新中国妇女》更名为《中国妇女》。王律表示,从年到年,该杂志的人物封面有25幅,除一幅拍摄少数民族妇女的封面外,表现工人等技术人员的人物封面有14幅,占总数的58%。“劳动妇女”是这个时期这本杂志着力建构的中国妇女新形象,这一形象谱系中包括电气工人、拖拉机手、地质工作者、航空员、铁路信号员等劳动者。

  

创刊号内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题词。

希望能找到这位女工或其亲朋

发现更多故事

  

在这本杂志中还刊登了话剧《红旗歌》,该剧着重表现了主人公马芬姐的性格发展与命运变化:解放前受不公正处罚被开除;解放后觉悟慢,劳动态度不好,还反抗工厂管理;在领导和工友给她以耐心教育和关心后,终于产生了质的飞跃,改过自新,取得工作成绩,回报共产党。王律介绍说,话剧《红旗歌》是在全国即将解放之际,创作演出的第一部反映城市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这部《红旗歌》就诞生在我军最早解放的关内大城市石家庄,它以大兴纱厂为创作基地,以纱厂女工为原型,由当时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工团集体创作演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坛盛事,并由此在文艺界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对推动解放初期革命文艺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这位女工及《红旗歌》的女主人公所在的单位——大兴纱厂,许多老石家庄人都很熟悉,它就是后来的国棉七厂,它也见证了开国之初民族工业的复兴之路。兴建于年的石家庄大兴纱厂,是华北地区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纺织企业。

“在不同的时期,大兴纱厂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年石家庄解放后,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派工业局民用生产管理处处长霍然到大兴纱厂任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处于困境中的全厂职工精神焕发,干劲儿冲天。到了年初,厂房的修复工作基本完工,1月18日,第一台细纱机开动了。在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的关键时期,工人们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努力生产,大搞劳动竞赛,多纺纱、多织布,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淮海战役期间,棉布由原来的每月20多匹提高到多匹。”王律介绍说,而年,华北人民政府将经过石家庄市政府多方扶持恢复生产的大兴纱厂移交给私方经营,成为建国之初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一个重要范例。

“这位载歌载舞的大兴纱厂女工生活的年代就是在这个时期,从她的笑容中我们能够看出她所获得的幸福感是由心发出的。”王律介绍说,希望能找到这位女性或她的家人,或她的亲朋好友,或她的工友,或当时的知情者,以了解当时的情况。这对见证石市妇女运动对新中国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是为“三八”国际妇女节奉献的一份大礼,是挖掘填补石市红色历史的一个亮点,有助于增强省会市民的自豪感!同时也希望通过寻找省会鲜为人知的这些红色人物,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走过历史的长河,这位大兴纱厂女工如果健在,应该90多岁了。如果您和您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工友看到我们的报道,请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nr/2205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