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定燕赵大街路东有一条名叫广惠路的街道,其名,自然是源于坐落在路旁的广惠寺了。该寺造型奇特而繁复的华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早在年3月4日就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寺
广惠寺华塔——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
广惠寺,昔日同隆兴寺、天宁寺、开元寺、临济寺、崇因寺、洪济寺、舍利寺一道,并称为正定八大寺院,一度僧众众多,香火鼎盛。历经千百年沧桑巨变,如今的广惠寺已不复旧时容貌,幸而,还留给世间了一件瑰宝——华塔。
这座高33.35米的古塔,远远一看,就足以吸引住人们的眼光。原因是,它不同与一般佛教建筑讲究庄严、肃穆的风格,样式极为“奇特”:塔身上半部分装饰满了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这样的建筑式样,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也十
分惊奇,他于年考察完正定古建筑群后,在《正定调查纪略》中描述道:
“若由形制上看来,这华塔也许是海内孤例。其平面及外表都是一样的奇特……斗拱配置奇特,每面有一朵主要的补间铺作在正中,
两旁另加两杂次要的补间铺作,都是很少见的做法……斗拱是出两跳偷心造,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一朵。其最奇特处在两相接面阑额之安置,不是同高,而是上下相错,也是极少见的做法。”海内孤例、奇特、很少见、极少见,类似词语从一位古建筑学家的口中不断
涌出,足以说明广惠寺华塔的建筑构造给梁思成留下的极深印象。那么,它究竟“奇”在何处,“特”在哪里?
广惠寺华塔
这座古塔的塔身为砖灰结构,与常见塔形迥异的是,整座塔是由主塔和四个附属小塔形成的“组合塔”,四座小塔以青瓦覆顶,并建有硕大的宝顶。四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虽然也呈现出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对称的整体格局,但给人以十分强烈的新颖、灵动之感。这四座附属的小塔均为扁六角形单层亭状,四小塔外侧同主塔四周的回廊毗连。
主塔虽然高度达到了33.35米,但塔身却不显突兀。原因有二,一则塔身分为了四层进行构建,二则塔身繁复的花饰、雕刻、斗拱有效转移了视觉重心。
主塔塔身的一、二、三层为楼阁式构造,平面呈现为八角形,并在层檐下饰以斗拱,为砖制,钩心斗角,形制奇特。一层塔身各正面及四小塔正面均有圆拱券门,东、南、西、北四正面的拱券门可出入,北面有阶梯,可以攀登;二层下面为平座,塔身每面为三间,塔身四正面有圆拱券门,其两侧均饰有方格假窗。另四面中设直棂假窗,两侧又设格子假窗。二层亦设有回廊,回廊内有佛龛,二层斗拱相对简单;由北门出塔上三层,因塔身变小,故三层没有再设置回廊,塔身的东西两面饰有假门,其他的四个斜面雕有假窗,南面设门,内为塔心室。其檐下饰以斗拱,自此向上至四层斗拱之间,是整个花塔的精华所在,多有壁塑,有力士、狮子、大象、海兽等多种佛教题材艺术造型,题材广泛,排列有序,并交叉分布,繁而不乱,其中尤以动物造形最为逼真。其间又以单檐亭式小塔相隔,造型十分优美、华丽。主塔第四层为顶层,平面略呈圆形,外观如一圆锥体,塔身上部以砖制出斗拱,椽飞、枋子等,其上覆以八
角形攒尖式塔顶,青瓦覆盖,顶上冠塔刹。
整座华塔在古时均有彩画,尤以第四层佛、菩萨及动物等形象、色彩斑澜、光彩夺目,远远望去,犹如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故又名为“花塔”。有资料说,古塔上半部分的雕饰十分繁复,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大花束一般,因此得名,又因古代繁体字“华”、“花”不分,所以称“华塔”或“花塔”。亦有研究者考证说,这座塔是按照《华严经》来建的塔,整个塔代表的正是《华严经》中的华严三圣。而其浮塑莲瓣和小塔的圆锥状塔顶,亦是象征了《华严经》所描述的“莲华藏世界”。因此,称为华塔更确切。
编辑:蓓蓓
责编:风云
阳光独立专业共享
晚报新媒体,天天有惊喜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