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13809259.html年以来,齐鲁晚报泰安记者站、齐鲁壹点泰安融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泰安市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在齐鲁晚报省版、齐鲁晚报《今日泰山》、齐鲁晚报泰安融媒平台等,刊发大量宣传泰安时政、经济、社会、民生等重点报道,宣传泰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有力地展示泰安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一、2月24日,泰山区一位76岁老人开演唱会的消息,传递出泰安孝子贤孙的一片真情实意,齐鲁晚报头版和A04版进行了深度报道。外孙女回国给76岁姥爷开演唱会把歌唱给一百多位嘉宾,老人圆了几十年的梦76岁的贾世杰老人,身穿白色西装西裤,手持话筒昂首高歌。外孙女刘翩然在台上当演唱会主持人。演唱会邀请了一百多位亲朋好友。76岁的贾世杰老人自幼热爱唱歌,半生务农的他,这些年一直有开个人演唱会的梦想。2月23日,在泰安市泰山区一间茶馆里,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移居国外多年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专程回国给他办了一场终生难忘的“个唱”。本报记者梁敏侯海燕“退休农民”开个唱举手投足明星范儿“来来来,有国才有家……”刚一走进茶馆,嘹亮的歌声已经传到耳畔。舞台上一位76岁的老人,身穿白色西装西裤,脚上一双崭新白色皮鞋,右手持话筒昂首高歌,左手时而握拳时而摊掌随歌声起伏,举手投足间尽是明星范儿。老人一曲唱罢,台下一片掌声,不时有人站起来叫好,给老人竖起大拇指。当天17个曲艺节目,有歌曲,有京剧,还有山东快板,其中大部分是老人独自表演,中间考虑到要让老人休息一下,穿插了女儿和女婿的两个节目,最后还留给现场嘉宾几个登台机会。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半生务农的76岁老人,在圆自己几十年的演唱会梦想。“年,我对女儿说想举办一个演唱会。那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买个能移动的音箱,叫上老年艺术团、健步走俱乐部的好友,一起玩玩。”贾世杰老人说,年年底,女儿来电话说要给他办个热热闹闹的个人演唱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他终于成功开唱了。贾世杰说他自幼喜欢唱歌,老了才报名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声乐,年时考入了泰安老年大学“山之韵”合唱团,最开心的是年随合唱团赴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了全国“七彩夕阳”中老年合唱艺术节,还拿了个集体三等奖。姥爷的一个愿望她惦记了一整年演唱会上负责主持的女孩叫刘翩然,是贾世杰老人的外孙女。今年23岁的她从高中起就一直在国外读书,现在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这次演唱会是她和母亲在国外时策划的,“年回国过年的时候,偶然听到姥爷的这个想法,不过当时快开学了,我们行程比较匆忙,也没来得及仔细筹划。我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到了年放寒假,我就和妈妈开始策划这件事。”刘翩然手里拿着一份15页的策划介绍,从演唱会整体框架到确定节目单和助演嘉宾,再到制作舞台背景、撰写邀请函,最后到现场秩序维护,她每天从早忙到晚,前后用了两周时间。“这孩子把能想到的事情都想进去了。”刘翩然的妈妈贾乐美笑着说,看女儿为了姥爷的演唱会忙前忙后,她很开心,最让她高兴的是,闺女早上主动请缨给姥爷化了个妆。谢绝礼品礼金总花费不到两万块贾乐美和丈夫刘延海前些年在泰安做钢贸生意,效益还不错,女儿读完初中就送去了国外读书,后来为了照顾孩子,夫妻俩也都拿到了加拿大的枫叶卡到国外定居了。“这几年我们陪伴在老人身边的时间少,就想着在老人有生之年,满足他的每一个心愿。”刘延海说,回国前在加拿大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设计策划,回来后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演唱会邀请主持人和总指挥,还有工作人员、助演嘉宾,彩排等。这次演唱会邀请了一百多位亲朋好友,提前向每一位嘉宾下了通知,谢绝礼品礼金,来捧场的好酒好菜招待。记者悄悄问了一句,包场花费要多少钱?刘延海表示总费用不到两万元,但是从圆老人心中这个梦来看,这个演唱会是无价的。这次演唱会邀请的嘉宾,除了贾世杰老两口的亲戚,还有贾世杰所在的艺术团老友和健步走俱乐部的朋友。而且,贾世杰告诉记者,早在前两年他就和齐鲁晚报结缘了。年4月,齐鲁晚报报道了泰安多市民夜间“暴走”的新闻,其中提到了年纪最大的白发老人就是他,那年他74岁,刚参加暴走活动没几天。“年下半年,孩子把我接到了加拿大,我在那住了半年,谁也不认识,住不习惯就回来了。”贾世杰说,他一回国就发现家门口有一群人天天出去“暴走”,不服老的他也加入其中,没想到一直坚持下来,现在还跟着健步走俱乐部每天“暴走”五公里。二、6月27日,孝行齐鲁发布泰安七旬模范夫妻孝道传家的故事。他帮93岁失明母亲剪了20多年脚指甲泰安七旬模范夫妻孝道传家,在社区也是热心肠儿媳左新兰在给婆婆洗脚。今年93岁的老人马春英住在泰安市泰山区市场社区,社区居民都说她既不幸又幸运。二十多年前老伴离她而去,而她因脊椎受伤和双目失明一直卧病在床。儿子高建义、儿媳妇左新兰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她,毫无怨言,使她能够安度晚年。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文振华有娘在这个家才完整早上5点起床,做饭、收拾卫生、给母亲洗漱,这些事做完,高建义的一天也算是开始了。高建义母亲二十多年前眼睛开始看不见,分不清白天黑夜,每天基本5点多就醒了,高建义就坚持在母亲醒来前做好早饭,等着母亲醒来吃饭。自从母亲卧床不起后,高建义的心就拴在母亲身上,从早上的早餐到晚上睡觉,都被他安排得妥妥当当。“早餐一般吃燕麦、牛奶和鸡蛋,有营养,老人还好消化;午饭前两三个小时我泡点清肝明目的菊花茶和提神的枣茶,再配上桃酥,老人喜欢,吃得也开心……”谈起母亲的日常饮食,高建义好像说不完。高建义母亲现在住的房间靠北向阳,门口正对着卫生间,原来是高建义夫妻在住,但是母亲卧床后,就让母亲搬到这,自己则睡在母亲房间旁边的客厅沙发。“老人眼睛看不见,白天都有人在家看着,晚上要是出事可麻烦,我睡在这也能看着点。”高建义说,晚上一有声响他就能醒,确认母亲没事才能再睡。虽然现在母亲生活需要照顾,但是高建义丝毫没有感觉到麻烦。“这跟小时候母亲照顾我一样,只不过角色互换了一下而已。”高建义说,“现在从外面回家,我首先得看看老人怎么样,看到她,我心才能安,因为有娘在,这个家才是完整的”。从小没有父母婆婆就是亲娘高建义和妻子左新兰同岁,今年都是70岁,但结婚前,两人的人生境遇是完全不同的。左新兰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母亲也没了。20岁嫁给高建义后,两人的人生才缠绕在一起。很多人说婆媳关系是一个家庭的火药桶,而这在左新兰和婆婆身上俨然成了一种悖论,左新兰从嫁给高建义起,从来没有和婆婆吵过架,都是和和睦睦,“婆婆脾气好,有事我们都商量着来,起不了什么矛盾。”左新兰说。婆婆卧床之后,左新兰也没有任何嫌弃,而是跟着高建义尽心尽力地在照顾。“我从小就没有娘,嫁进来后婆婆对我也是很照顾,那时候我就已经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娘,闺女伺候亲娘,天经地义。”左新兰说。左新兰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高建义不时外出,左新兰基本上一直陪在老人身边,平常给老人洗澡、洗衣服、收拾老人房间,这些照顾老人最苦最累的活都是她在干,但她从来没有向丈夫抱怨过。左新兰把婆婆当成亲娘,老人也把左新兰当成亲闺女。老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思维已经大幅退化,现在老人已经记不起大部分人,唯一认识的人就是左新兰。记者去看望老人时,跟老人说话,老人没有回应,但是左新兰说的话,老人却能听懂。夫妻都是热心肠已成社区模范高建义性格内敛,左新兰性格外向,这种相反的性格让他们在家庭中形成互补,非常和谐。两人除了日常照顾老人外,都有自己一番“事业”。高建义喜欢书法和根雕,家里墙上挂的,地上摆的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有时左新兰在家,自己便和朋友外出进行一些创作。这些爱好能让高建义修身养性,也能让他利用自己的这些技能为社会做贡献。年春节前,他和八个写书法的朋友花了一个星期,免费给市里的环卫工人写了多副春联。而左新兰是市场社区粮食市小区的区长,粮食市小区有多户,平常小区谁家水管坏了、漏水了都找左新兰反映,小区的红白事需要帮忙时,也都有她的身影。“前段时间‘创城’,左区长天天出去执勤扫地,跑前跑后,结果累出了病,住院了,她就是这么一个认真的人。”市场社区书记赵勇说。“高建义夫妻俩就是我们小区的模范夫妻,社区这一片基本上都知道他们,也都很敬佩他们。”赵勇说,他告诉记者,平常社区哪家内部要是有什么矛盾,来劝解的人基本都会提这么一句“你看看高建义他们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