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书记走进村居小区,解决群众的

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褚思雨

一支笔、一台账、一口罩、一个马扎,这就是“民情书记”的全套装备。在济宁,他们活跃在各个小区楼栋、村庄大街小巷,有的“三五成群”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面对面倾听民情,有的“两人成队”逐村入户收集民意,听到的都是最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

自济宁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以来,党员干部在固定日期下基层已经蔚然成风,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2.5万余名“民情书记”累计收集诉求14.01万条,解决13.04万条。

每月逢“5”下基层

“民情书记”受点赞

“我是咱小区的民情书记,你现在有需要反映的问题吗?”“有,小区楼上没有保洁员,电梯坏了不能及时给修,就连路灯都大半年不亮了”“行,我记下来”……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济宁市任城区凤凰城小区的一段对话,一位是路过的小区居民,另一位是前来走访的“民情书记”。

凤凰城小区是5个村庄的回迁小区,小区存在卫生差、楼道内杂物堆放普遍、绿化物业打理不及时、车辆停放比较乱等问题。自“民意5来听”行动实施以来,济宁市任城区住建局二级主任科员陈玉静,每月固定三天都会准时到小区找居民们“报道”。

走访了解情况后,陈玉静协调了任城区住建局、街道共同出资5万,由物业公司兜底,对小区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将困扰居民半年之久的路灯、保洁、电梯运行等难题逐一解决了。“小区路灯亮了,环境也变好了!‘民情书记’办实事,真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74岁的小区居民马勇琴,言语中透露着对“民情书记”的认可和赞赏。

只有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但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仍存在“民声通道”不通畅快捷、群众诉求协同办理机制不成熟等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去年济宁市推行“民意5来听”行动,从市县直部门选派了2.5万余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民情书记”,组建个“民情书记”服务队,每月5日、15日、25日下沉村庄、社区。

听百姓家长里短,才能解群众燃眉之急。去年年底,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的“民情书记”邱印江到曲阜市大埠南村走访,了解到村庄自来水改造工程村外管道早已铺设完毕,但因村集体经济存在困难,一直没有进行村内施工。为不耽误施工进度,邱印江自掏腰包垫付2万工程款,让村民们提前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我们作为‘民情书记’队伍,为的就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儿,不仅要办事儿还要办成。”邱印江说,他既然参与了这个事就得一帮到底。

“在更准更实收集民意的同时,我们对群众反映的共性热点难点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陈玉静说,如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小区物业管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等突出问题,任城区住建局相继开展物业经理接待日、共商共治活动,并从今年4月起开展物业项目经理大走访行动,提升了物业服务满意率。

为老百姓办实事儿

居民满意度变高了

在济宁,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越来越高。其背后,多有“民情书记”的身影。

“‘民意5来听’寓意为民意我来听、有事帮您办,有困难找‘民情书记’。”济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百顺说,“民情书记”每月下沉所联系村居小区至少一次,每年对所联系村居小区所有住户至少走访一遍,入户走访需做到“三知四清楚”,即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

每天午饭时间,邹城市千泉街道兴隆社区79岁的张贵来老人都会到社区“幸福食堂”就餐。而就在几个月前,张贵来还在为一日三餐犯愁。“在我们第一次入户走访时,有70多位社区老人反映吃饭难,提出建设社区食堂的诉求,这就是我们的‘民情台账’。”联系邹城市千泉街道的“民情书记”常殿军说。

为满足群众切实需要,常殿军召集社区干部和居民商讨研判,形成民意分析报告,将问题上传至“民意5来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8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