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结果看,我们采集的野生牡丹原种翱翔太空后繁育的牡丹苗,根系更发达、植株更粗壮、花期明显提前。”10月22日,在瑞璞国家牡丹芍药资源库太空牡丹定植仪式上,牡丹专家赵孝庆对牡丹晚报记者说。当天,我国首批由野生牡丹原种翱翔太空后繁育的牡丹苗,扎根菏泽。粒野生牡丹原种“飞天”10月22日,瑞璞国家牡丹芍药资源库太空牡丹定植仪式,在菏泽瑞璞牡丹公司牡丹种植繁育基地举行,牡丹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牡丹苗栽种进泥土中。在牡丹晚报记者看来,这批两年株龄的牡丹苗除了植株粗壮、匀称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无价之宝啊!”中国牡丹油之父、著名牡丹专家赵孝庆说。年4月6日,粒野生牡丹原种、粒芍药原种搭乘“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进入太空。“据我所知,利用野生牡丹、野生芍药原种进行太空育种实验,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赵孝庆回忆说。据他介绍,那次太空育种主要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牡丹籽的基因变异,以达到科学实验的目的。为在牡丹育种领域获得新突破,赵孝庆当时选择的牡丹种子和芍药种子均为野生。“之所以称为牡丹原种,是因为这些牡丹籽均是野生的,没有受过种群杂交的影响。”赵孝庆说,“与之前国内进行的普通牡丹种子太空育种实验相比,此次进行的野生牡丹、野生芍药原种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更科学地了解牡丹籽和芍药籽的变异程度。”据了解,进行此次太空育种实验的牡丹种子包括紫斑牡丹原种、凤丹牡丹原种和赤芍芍药原种等。紫斑牡丹原种采自甘肃省陇南市,凤丹牡丹原种采自安徽巢湖市,赤芍芍药原种采自浙江永嘉县。“由于不少野生牡丹属于国家濒危保护植物,我们采集这些牡丹原种费了很大劲,比如采集凤丹牡丹原种之前,是得到安徽巢湖市人大授权的。”赵孝庆说。粒野生牡丹原种、粒芍药原种去年收集完毕后,经由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搭桥”,于年4月6日搭乘“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进入太空。“实践十号”卫星于当年4月18日返回。经相关部门清点公证后,牡丹原种和芍药原种与其他进行太空实验的物种一起被送回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园。当年,这批牡丹原种和芍药原种在西安繁育成苗。野生原种牡丹两年“早熟”开花“这批由野生牡丹原种翱翔太空后繁育的牡丹苗,已经于今年春天繁育开花。”赵孝庆说,“与普通牡丹通常三年开花不同,这批牡丹两年便开花了,呈现出显著的‘早熟’特性。”赵孝庆介绍,除了“早熟”特性外,这批太空牡丹还呈现出根系发达、植株粗壮的特点。“无论根系还是植株,这批太空牡丹都要比普通牡丹大一倍。”赵孝庆说,“这是我们在太空育种实验之前无法预判的。”“育苗扩繁后,根据牡丹花色和花型、种子产量及含油率等因素综合测定后,我们再决定这些‘太空旅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赵孝庆说。据了解,航天育种俗称“太空育种”,就是利用载人飞船、返回式卫星、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航天器,将植物种子带出大气层、带到数百千米高的天上,利用太空环境中同时存在、地面上难以同时模拟的那些特殊条件,诱发种子基因发生变异。太空是一个“超级实验室”,那里同时具备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高真空、极洁净、超低温等极端条件。航天育种通常有四个步骤:种子选拔—太空遨游—地面攻坚—示范推广。从以往的太空育种实验来看,我国已经将小麦、荞麦、辣椒、番茄、百合、石竹等种子送入太空。这些经过航天育种优化的作物品质好,产量显著提高,有的产量成倍增长。这让我们对这批太空牡丹的花色、花型以及牡丹籽的产量充满了期待。(牡丹晚报记者姜培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