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淄博召开2021年全市防汛工作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玉姝

11月11日上午,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淄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帅就年全市防汛工作向社会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11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应急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帅就年我市防汛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从会上了解到,今年汛期全市降雨总体偏多。截至11月10日,累积降水毫米。其中,7月份淄博市平均降雨.6毫米,占汛期总降雨量的32%,比历年偏多19%。

雨水偏多水情平稳

截至11月10日,淄博市累积降水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53%,比去年同期偏多36%。今年汛期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份,7月份淄博市平均降雨.6毫米,占汛期总降雨量的32%,比历年偏多19%。9月份.8毫米,为年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同期第三大值,比历年偏多%。

黄河发生秋汛,9月27日开始,淄博市黄河出现洪水过程,最大流量出现在10月8日,立方米/秒左右,立方米/秒以上流量持续时间13天;骨干河道水情平稳,今年以来,淄博市沂河、小清河、孝妇河均发生了洪水过程,各骨干河道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运行;各类水库运行平稳,截至11月1日,淄博市5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万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多蓄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万立方米。

“预”字当先关口前移

完善“四预”体系

强化预报预测,淄博市整合水利、水文、气象三部门个雨水情监测站点数据,为精准预报预测和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预警发布,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提升预警平台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预案编制,编制印发淄博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了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确定了预警响应条件行动及保障措施,编制了预案简明操作手册。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确保工作“八到位”

年,淄博市健全指挥体系,明确30个成员单位职责,是确保责任到位;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各类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化工企业、尾矿库等,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市、区县两级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等多种形式抓好物资储备工作,确保物资储备到位;强化应急抢险队伍准备,淄博市落实区县、镇、村级应急抢险救援队支1.85万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民兵及社会救援队伍8人,加强应急抢险演练,确保队伍演练到位;编制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方案,涉及淄博市山丘区、低洼易涝区个村、近24万人的转移安置,明确了名转移责任人,落实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联系人、转移交通工具等,确保转移安置到位;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提升应急指挥“一张图”各项功能,目前已纳入应急队伍支、应急物资储备库83个、应急专家人、规模以上企业家,医院、学校、派出所和重点人员密集场所等信息,确保信息化建设到位;汛期,严格执行防汛防台风工作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部门实行“1+5+N”值班模式,确保值班值守到位;加强防汛救灾公益宣传,广泛普及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将宣传教育融入群众转移安置演练,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确保宣传引导到位。

全力以赴严防死守

切实打好“多场硬仗”

淄博市切实打赢了“烟花”台风防御和黄河洪水防御等多场硬仗。台风“烟花”影响期间,淄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市领导分别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坐镇指挥,有关市领导也深入挂包区县全程督导区县备战迎战台风,各级各部门及时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发布市级气象、地质灾害预警7次,启动市级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3次。落实人的部队抢险突击队24小时待命,急购卫星电话余部配备到重点部位,落实转移安置点33处,提前转移避险户人。黄河秋汛发生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钉在防汛一线,及时组织调度,协调配置巡查抢护力量、预置抢险物资设备、开展督办督导检查,为做好秋汛洪水防御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组织群防队伍余人进行滩区生产堤巡查防守,加固生产堤米,预筹抢险机械设备95台套、袋料26.35万条、土工布1.21万平方米等,预置群防队伍人、组织应急消防抢险队、民兵抢险队等名队员随时待命参加抢险,有力保障了黄河防秋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预测提手段

强准备强宣教

下一步,淄博市将切实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强化与相关部门灾害预测预警信息联动,实现各类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和预报预警。做好工矿企业、商场学校、景区景点等生产经营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和工矿区强降雨过程停产撤人制度,切实保证重点区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完善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服务,有效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继续提升信息化手段。按照全省“智慧应急”试点建设要求和市大数据的统一部署,结合淄博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总体规划,依托淄博市智慧城市建设,改进提升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建设智慧应急管控系统,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构建形成全面感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快速处置、人性服务的“智慧应急”新模式,建设淄博市应急指挥“智慧大脑”,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强化应急准备。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充分考虑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明确降雨、洪涝停课、停业条件。进一步扩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坚持从应对最严重灾情展开设计,针对不同灾情制定应急物资储备清单,高标准配齐配全各类物资、器材,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进一步统筹防灾救灾工作合力,建立经常性、常态化研判会商、信息共享、业务培训、实地演练、联动响应等机制,优化整合各类应急力量和资源,推进联调联战机制的建设,搭建起政府统一指挥、消防主战主调、部门联动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救灾模式,真正发挥“1+1>2”的效能。

加强宣传教育和群众转移演练。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加强防汛救灾公益宣传,广泛普及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应对灾害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在防灾减灾避险宣传、群众应急转移等方面,充分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群众应对灾害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haowanbao.com/yzwbyx/2208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